杨迪皇帝的陵墓(挖杨光墓的老板)
杨迪陵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杨迪·杨光皇帝(公元569-618年)在位14年。开始时,葬礼在江都宫的刘著厅举行。之后就埋在了武功的台下。唐平江南之后,唐磊现址改为帝都。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立碑,扬州知府易炳寿题写“杨迪陵”。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某房地产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人为隋朝皇帝杨光。另一个的挖掘才刚刚开始。专家推测,墓主人可能是皇后的萧氏家族。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学家于2013年4月12日在扬州召开论证会,认可了这一论断。在已经发掘的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钻头环铺头和一条镶金玉带,而主人身份的铁证则是墓志铭。碑文清楚地写着“隋代杨迪墓志”几个字,表明墓主人是隋代皇帝杨光。
两座墓的面积分别只有二三十平方米,与陵墓应有的规模和气势相去甚远,更不符合杨光旺盛的个性,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公元618年,杨迪巡视扬州期间,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绞死了杨光。墓志记载主人死亡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与史实相符。2013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成果论证会。国内权威专家黄、徐光义、王伟、、、新、焦南风、钱复元、王学荣等1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专家们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是杨迪的陵墓。
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杨迪的陵墓迁到唐磊。公元648年,萧皇后病逝,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他的尸骨送往江都,与杨迪合葬。根据以上史料,专家推测另一座墓的主人应该是萧皇后。此前公布的省级文保单位杨迪陵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造成这一误判的原因在于,杨迪的陵墓在唐代以后逐渐荒废,无人知晓。清朝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今天怀二村的一个大土堆是杨迪的陵墓,于是出钱修复,请书法家兼扬州知府易炳寿写了一个墓碑。20世纪80年代后,经过多次修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然而,这一考古发现还原了历史真相,确定了杨迪陵墓的真实位置。
相关传说;关于杨迪皇帝的埋葬地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唐高祖李渊打算把杨迪从唐磊迁到隋文帝在武功的泰陵附近。他到了之后,就走到了离泰陵不远的陕西武功县西苑(距离隋文帝泰陵10公里)的一个村子附近。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道路泥泞。几根车杆突然断了,车绳滑落,他精神一落千丈。有人说,文帝认为炀帝不道德,不希望自己腐败的儿子和自己一起陪葬。于是,幻影断了绳子,抬棺材的杂工累得过不了河,就就地埋了,并在陵前摆了石人、石马、石狮。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路过杨迪的陵墓,询问过去的怪事。术士袁天罡破解了这个秘密,因为隋文帝的儿子隋文帝心怀怨恨又不屑,毁了国家,实在不愿意让他靠近自己的陵墓。只有那时才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洛阳村”由此得名。时间久了,就演变成了“洛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