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分别在哪个皇帝时期﹖
设置锦衣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置东厂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设置西厂是在明宪宗朱见深时期。
1、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
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
2、东厂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3、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
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六扇门和东厂西厂锦衣卫有什么区别
区别是职能和隶属单位不一样。六扇门隶属于刑部,是专门缉拿罪犯的部门;而东厂西厂锦衣卫情报搜集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不隶属于任何部门。
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
1、西厂和东厂的成员都是由锦衣卫中选 *** 。
2、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3、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
4、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共同点是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即“巡查缉捕”。
区别:
1、权利大小不同:锦衣卫本与东厂平级,后期发展成上下级;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所以,三者同时存在的时期,权利大小:西厂>东厂>锦衣卫。
2、组成人员不同:锦衣卫的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
3、设立时间不同: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
东厂西厂锦衣卫什么电影
电影名字是:《龙门飞甲》
东厂、西厂、锦衣卫区别:一把手身份不同、职能不同、服饰不同。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锦衣卫有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东厂职能主要是要监督朝中大臣的举动;西厂除了负责皇宫的警戒工作外,还要乔装深入民间,探查百姓的风闻动向等。
明朝东厂和锦衣卫代表人物
东厂是明朝的情报机构,创始人是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以后,朱棣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一方面有关建文帝的传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很多大臣对他不满。为了巩固他的政权,他就需要有一个强大而有力的专制机构,因为他觉得,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他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一一东厂。
东厂是一个由宦官掌领的侦缉机构,因为朱棣在起兵过程中,宦官出过很大的力,为此他觉得宦官很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用起来又很方便。所以让宦官来掌领,东厂是在朱棣迁都北京以后成立的,地址是东安门的北侧,由此得名一一东厂。它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开始的时候,东厂并没有审犯人的权利,只是负责侦缉抓人,到了明朝末年,东厂才有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叫厂主和厂督,厂主是宦官中头号人物,权力相当大。除了厂主以外,东厂还设有一名千户,一名百户,若千名掌班、领班、司房、役长和番役负责具体的侦缉工作。东厂侦缉的范围相当广,所有的大案、重犯他们都要派人听审。东厂人的所作所为实在很难恭维,他们并非完全为皇帝办事,更多的是为自己私利,他们诬陷良民,趁机敲诈勒索。到了明朝中后期,东厂的侦缉范围扩大到全国,搞得全国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西厂,明朝的特务机构,也是明王朝历史上的一个临时产品。明宪宗成化年间,京城内先是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妖道李子龙蛊惑人心,网罗太监,李子龙后来虽然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明宪宗仍深感侦察的力量不足。他派身边的小太监汪直去宫外打探消息,汪直借助这个良机,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
数月后,一个新的内廷机构一一西厂成立,首领更是汪直,其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大都是从禁卫军中选拔。然后军官在自己选置下属。没过几个月时间,西厂的人员就迅速抗大,其势力甚至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东厂,西厂的成立,就是为了给皇帝刺探消息,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制造一些大案、要案,并且有意将安案件弄大。
和东厂相同的是,西厂同样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大学士商辂等辅助臣向朝廷集体上书,陈述西厂的危害,并将汪直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自感震惊,更撤销了西厂。可是没有西厂后,宪宗感觉日子没有了安全感。奸臣戴缙得知他的心思,更主动上书吹捧汪直,结果宪宗立刻恢复了西厂。西厂恢复后,汪直更加严酷地办案。西厂的废与立,相隔只不过一月时间。
此后的五年内,汪直办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人全部铲除,但他的权力过于嚣张,引起了皇帝的警觉,在后来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最后失意而死,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继位时,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又开始强大,西厂在次设立,直到刘瑾倒台,西厂才被撤销!
明朝设置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和民国设立的保密局、中统、军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秘密设立的是归统治者直属管辖的随叫随到。
明朝设立的的基本上为黄帝做事杀人威胁人为主很少涉及收集情报的工作。而民国设立的主要是收集情报和资料不搞杀人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