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特征(青少年心理表现)
每个家长都应该明白,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非常复杂,充满矛盾。所以也叫“叛逆期”、“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儿童身心发展不平衡,成熟和半成熟状态之间容易出现复杂的矛盾,导致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成人感”鼓励孩子有独立感。
儿童在青春期身体生长迅速,性机能迅速成熟,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成年人,有“成年感”,希望在精神生活上摆脱父母的束缚,认为自己应该有独立的决策权。这个时期的孩子倾向于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向外界特别是父母表露,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从而对父母产生不满和不信任。但是,孩子还是有很多烦恼,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和困惑,还是需要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有时候孩子会觉得孤独寂寞,希望能和信任的大人交流。
一旦你获得了别人的理解,你会享受到一种超越一般人的优越感和成就感。相反,一旦遇到挫败或失败,就会感到沮丧。这两个极端显而易见。
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表和体征,学习能力和在团队中的地位,以及性格和情绪特征。
情绪特征——青春期激越
就是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波动,有时候 *** 四射,有时候抑郁善变。
叛逆期的主要表现(正常现象)
硬抗:态度强硬,行为粗暴。
软抵抗:表现出冷漠和不关心。
抗拒迁移:对他人尤其是父母的愤怒成为孩子情绪发泄的对象。
人际关系的发展
孩子长大到一定阶段,相处的对象会从父母变成同学,和能理解自己的人特别亲近。但是他们的经历让孩子无法独自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孩子精神焦虑,自我孤立,或者早恋,因为有了爱人就意味着找到了一个能理解自己,能倾听自己内心的人。
——这个阶段儿童各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
“同辈关系”是指兴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似,相互理解。
“改变与父母关系的特点”:从以父母为榜样改变到以父母为榜样,有很多缺点。
“改变与老师关系的特征”:停止盲目接受任何老师,开始评判老师。
孩子在青春期对自己成长的认知是超前的,而父母对自己成长的认知是滞后的,产生矛盾。在这个时期,父母不能再把孩子当成被支配的对象,孩子也不能再依赖父母。他们自己已经长大独立了。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觉得很无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然而,孩子也无奈地对父母说:“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