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婚庆公司排名前十
一个科班出身的建筑师,在万科做项目经理四年,却在2019年转行开了家婚庆公司。
可能有人会想她一定是干不下去了。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她临走时,她的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劝说她,你刚参与建造的150米高的双子塔,将在这个城市的中心伫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你设计的婚礼,至多一天或一个晚上。你是要伫立百年的地标还是要办热闹一天的婚礼呢?
然而,她还是决然离开了,起初在北京一家婚庆公司打工学习,月薪只有3000块钱。匪夷所思吧!实际上,很多人不太理解,积累了四年的技术经验和人脉就这样丢了,可惜了!如果她是换了一种比较高大上的职业或许我们都还认同,因为毕竟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这个建筑师好像是高开低走。
这是罗振宇2023年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里讲到的一个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她喜欢的职业吧,她在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的确如此,从大学到职场,她经办了无数场活动,那真是她的所爱。
可能还会有人说现在的地产行业在走下坡路了,甚至连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报考的人数都在锐减,这也确实是实情,由此我们也由衷地佩服这位建筑师敏锐的洞察力,大胆的决策力,可以说她是有胆有识。
如果说这个故事仅仅带给我们这些思考,我觉得还远远不够。这里面固然有她追逐梦想的坚毅,和有胆有识的魄力,但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些。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这种发展呢,又是极其复杂的。就像我们刚刚羡慕完大厂里那些人的丰厚年薪,后来就又不得不为他们中不少人面临被裁发出叹息。
随着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职场也是瞬息万变。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着35岁现象,面临着裁员,面临着转行。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随时准备好转场。换句话说,我们要有换个战场还能开战的能力,不管是自愿还是情非得已。
知道这位建筑师后来设计了怎样的婚礼吗?她在雪山上设计了婚礼圣坛;在厂房里设计出了具有北非风情的婚礼,更有甚者,她竟然用十万米的绣线搭建了雕刻光线的婚礼现场。每场婚礼,无不体现一个建筑师的思想和内涵,所以你能说她的建筑学白念了吗?能说她的专业技术丢了吗?
身处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我们要顺应这个时代,一方面要做好时下的工作,但又要摒弃非得一条路走到黑的那种思想,要培养随时能够转场的能力,如果真的需要转场,我们不怯场。另一方面,我们要坚信每一步路都不是白走的,我们要有有信心、有能力重打锣鼓另开张。我想这才是这件事给予我们的思考和思考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