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善佐(新华社)
近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 *** 购物合同纠纷特点及趋势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2017.1-2020.6)》(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新增 *** 合同纠纷4.9万件。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空和现实空是不一样的。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和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减少 *** 纠纷。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食品 *** 容易出现纠纷。
《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 *** 零售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每亿元零售额纠纷数量先降后升。对此,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俊辉分析:“一方面, *** 零售额总额逐年增长,但没有出现 *** 合同纠纷数量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 *** 消费环境呈现良好态势。另一方面,‘亿元零售额纠纷数’呈下降波动趋势,说明特定领域和环节的网上纠纷数量有增加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从商品类型来看, *** 合同纠纷中,食品类纠纷占比近一半,占比45.65%;其他还有数码电器(17.20%)、保健医药(7.80%)、家具装饰(7.76%)、服装鞋包(4.66%)、化妆品及个人护理(4.53%)和家用百货(4.51%)。约11.37%的纠纷涉及海淘或进口商品。
报告还显示,在 *** 合同纠纷中,30.78%的纠纷涉及食品安全问题,22.56%的纠纷涉及消费者认为卖家的销售存在虚假宣传或其他欺诈行为,21.65%的纠纷是因为商品上没有必要的标签,9.15%的纠纷涉及假冒伪劣产品。
促销“套路”影响购物体验
“双11”点燃全民消费热情,释放巨大消费潜力。但是 *** 纠纷也引发了。据中消协监测,今年“双11”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带货直播和规则不合理两个方面。
直播商品的“槽点”主要是:明星商品涉嫌欺诈;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差。
不合理的“套路”主要涉及三点:一是电商选择性推送优惠券。利用平台算法技术“画像”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数据,老用户看到的价格比新用户贵,或者搜索结果比新用户少;二是设置“硬规则”,如尾款不组合不能使用折扣券,尾款不支付不能退款,尾款必须熬夜到凌晨,“双11”当天不能退款。第三,计算满减、津贴、红包、合并购买等游戏堪比数学题,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降低了便利体验。
中消协建议,各类主体要明确把握双流通、扩大内需背景下的良好机遇,既要创新运营手段,又要坚守底线和诚信意识。
为促进 *** 经济健康规范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 *** 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指出,重点查处 *** 直播营销中虚构交易或者评价、利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擅自删除消费者评价等违法行为。
“80后”“90后”成为 *** 主力军。
报告显示,“80后”、“90后”是 *** 的主力军。 *** 合同纠纷中,原告自然人的出生年份分别为:60后(2.56%)、60后(4.92%)、70后(13.98%)、80后(44.35%)和90后(32.83%)“80后、90后对互联 *** 物场景比较熟悉,购买力较强,是互联网上的消费主力。”李爱军说。
《报告》显示,约四成 *** 纠纷案件调解或撤诉,超七成判决解决的纠纷告知法院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李俊辉认为,这说明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更强。
从诉讼请求看,在 *** 合同纠纷案件中,90.50%的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相应的赔偿金,83.85%的原告要求退款,17.57%的纠纷要求被告支付货款,2.55%的纠纷要求被告继续履行买卖合同,2.46%的纠纷要求被告赔礼道歉。
专家提醒, *** 有风险。为便于 *** ,消费者应注意保存证据,如商品实物照片、 *** 交易图片、与商家的谈话记录、送货单等。消费纠纷要及时与卖家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卖家所在地的 *** 平台或者向卖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