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的作用(16个标点符号的用法)
轻微停顿标记(、)
1.你不能在评估中间使用停顿。
比如,河的对岸是三四里外的一座浅山。(“三四里”在句中表示的是大概的距离,不是确切的数字,所以要删掉停顿。)
小女孩看起来十二三岁。(“十二三岁”是大概的年龄,不是确切的年龄。暂停应该被删除。)
当所代表的数字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应使用停顿。
一是序数,如:“今天是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参加活动。”(“8级,9级”表示年级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长期远离家乡,人往往会有很多心事。”比如唐代诗人刘藻《北游记》诗中的一两句‘招待所与州十遭霜,我记咸阳日夜’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其中"首、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之一句"招待所已冻十天",第二句"我日日夜夜记咸阳",所以首、二句之间要隔一个停顿。(当然,如果不是两个相邻的数字,一般是用顿号隔开的。)
2.并列词之间没有停顿或很少停顿,不会产生歧义,所以中间不需要加停顿。例如,我们应该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停顿要删掉。)
3.在两个或多个平行词之间,在大的平行短语之间使用逗号,在小的平行短语之间使用停顿。例如:
为促进城市间的省际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均派代表参加了合作洽谈会。(虽然句中所有城市都是并列的,但也有并列和分层。“青岛”和“苏州”后面的顿号要改成逗号,表示层级关系。)
4.当引号和书名一起使用时,不使用停顿。例如:
(1)“大房子”、“鱼翅”、“ *** ”、“烟斗、香烟灯”等有哪些隐喻?
(2)《亭中之夜》《外宿》《客到》《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停顿应该完全消除)
5.几个并列的谓词之间不能用停顿,只能用逗号。例如:
在商业世界里,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点燃的强大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句子里“不贪不惧不激烈竞争……”,这三个短语虽然是表示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短语都充当谓语,构成三个从句。并列分句之间不能用停顿,应该改成逗号。)
6.你不能在从句之间使用停顿。
比如景点门票价格由谁来定,怎么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句子中“谁决定,怎么决定,多少决定”作为从句出现,两者之间的停顿要改成逗号。)
7.如果并列短语中有连词“and,and,and,or”,则连词前不能使用停顿。
比如观众等了很久,就是为了看她风采或者让她签个名。(“或”在一个句子中是连词,可以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删除停顿或改为逗号。)
8.一句话里很多词是并列的,但同时都带语气词。自然停顿时间比较长,不能用pause。
例如,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如西瓜、苹果、梨、葡萄等...可以说你什么都有!
(句子中的停顿要改成逗号,否则很难一气呵成的跟住停顿的停顿时间)
9.并列词作补语,补语之间不能用停顿。
比如这个故事真实感人。(句子中的“真”和“动”都是句子的补语,中间的停顿要改成逗号。)
10.常规短语或 *** 名词不能加标点符号。
例如,这次打击行动的成功就离不开公安和警察的努力。(“公安警察”是个 *** 名词,停顿删除)
常见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或 *** 名词有“高校”、“指战员”、“司机和乘客”、“公检法”、“中外合资”、“工农兵”、“钱山”、“多快好省”等等。
11.在汉字数字的后面,应该使用停顿标记来表示连续单词和文本之间的分隔。例如:
什么是杰作?之一,名著受欢迎。第二,名著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忘。第三,名著影响深远。4.名著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五、名著处理人类生活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 *** 数字序号后面用一个点(剩点)。比如“1。”。
12.句子成分中的并列短语之间使用停顿。然而,如果强调短并列短语,则使用逗号而不是停顿。
比如这次面试,你必须带三样东西:一支笔,一台录音机,一台照相机。
把“笔”、“录音机”和“照相机”之间的停顿改成逗号。
逗号
1.不管层次内容,滥用逗号。例如:
玩陀螺需要技巧。力小的时候陀螺不能转动,但力大的时候陀螺容易绊倒。只有力是对称的,陀螺才能均衡快速地旋转。
“出丑到底”导致层次不清。这段话其实讲了三个方面。可以把“用力过猛”和“用力好”前面的逗号改成分号,“重音技巧”后面的逗号改成冒号。
2.两个完整的句子之间不要用逗号,要用句号。例如:
马来西亚为了吸引外资,鼓励私立学校,结果一下子冒出了几千所私立大学。由于他们的资质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我们在推荐学生去马来西亚留学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不完整的知识。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前半部分讲的是马来西亚的私立大学,后半部分讲的是“我们”作为“中介”的无奈。所以“千”后面的逗号要改成句号。
3.当句子中的并列词不作谓语而作其他成分时,或者不强调时,不要用逗号,用顿号。例如,向王校长倾吐了自己的烦恼和苦闷。
句子中的“烦恼”和“苦闷”是两个并列的词,没有重音。它们之间的逗号应该改成停顿。
4.结束语前不要用逗号,用冒号。
比如桃花盛开,红如火;梨花洁白如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和紫色相得益彰。真是五彩缤纷的春景。(“多么灿烂的春色”在句中是对整句的总结,前面的逗号要改成冒号。)
5.在独立引号前用冒号代替逗号。
比如雅典世界杯前,中国跳水队领队说,“本届奥运会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地、观察对手、发现自己。”(句子中“means”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6.说话人在最后,后面没有逗号。
例如,李三问:“你要去哪里?”“操场!”王二回答说这两个字很重要,这让李三有些困惑。
“答案”后面的逗号应该改成句号。
7.不要在连续的问题之间使用逗号。
比如你什么时候去北京,和谁去,坐哪趟车?
连续提问时,每句话后都要用问号,所以要把句中的两个逗号改成问号。
分号
分号主要用于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起到区分层次的作用。分号可以用在复句中的并列分句之间,多个复句之一层的前后部分之间,逐项之间。
1.从句中不加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
比如,一方面,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游客的口味和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子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不符合点用法的层级关系。分号应该改成逗号。
2.分号不能用在平行成分之间,里面没有停顿。
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一,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将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二,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将日益流行。
在句子“一个是……”还有“二是……”,两个坐标元素内部没有逗号,两者之间不应直接使用分号(以行排列的句子除外),而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3.在句子中用了句号之后就不能再用分号了。例如:
之一,学习比自我意识更重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第二,学习贵在努力。有毅力和恒心的精神...
由于“一、学习比自觉重要”“二、学习比努力重要”都被加上了句号,表示整句话结束了。如果再用分号,层次就不清楚了。您可以将这两个句点更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更改为句点。
3.简单的并列分句之间没有分号。
比如《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题材;它利用狐狸精鬼故事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句子只是两个简单句,没必要用分号,应该改成逗号。
4.不要在分句和通句之间使用分号。
比如在证券交易所,穿红色马甲的是经纪人,穿黄色马甲的是经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统一的。
前两个分句是分句,最后一个分句是一般分句,所以分号要改成冒号。
5.非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没有分号。
比如,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是怎样的?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
句中的分号要改成逗号,问号也要改成逗号。
结肠
1.结肠有不适当的管辖权。
比如小说结尾意味深长的话语深刻地表明矛盾依然存在,斗争不会结束,从而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句子中的冒号应该改成逗号。
2.没有停顿的地方不能用冒号。
比如我从车上跳下来说:“王叔叔,再见!”,就回家吧。
句子是陈述句,在“说胜”和“再见王叔叔”之间没有停顿。“说生”后面的冒号要去掉。
3.在句子中的短停顿处误用冒号。
例如,三个中年作家:叶、韩少功和彭建明一起谈论过去。
冒号应改为破折号,便于局部解释。也可以直接删除冒号。
4.不能使用冒号。
例如,在晚上的会议上,张书记宣布在工厂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公告”后面是冒号,“办法”后面是冒号。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不能重复使用,两个冒号中的一个应该改为逗号。
5.当与具有提示功能的单词重复时,不能使用冒号。
例如,整个推介会由八个部分的三个亮点组成:奥运会经济机会信息、项目投资信息和申办信息。
这里有两个问题:之一,冒号的提示功能只能管辖第三个“信息”,而不能管辖句末的“成分”;第二,冒号有与“即”重复的嫌疑。因此,冒号可以改为逗号。
6.说话人在中间,“说”后面没有冒号。
比如“请做好准备”,老师环顾教室,说:“考试就要开始了。”
每当在引文中间插入“某某”时,在“某某”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以下内容。如果这里用冒号,人们往往会认为只有后面的词是“某某”。
句号
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不用句号,用感叹号。
比如小王气得大喊:“你给我滚。”
“滚开”这句话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带有强烈感情的祈使句。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应该改成感叹号。
2.当一个句子的意思连贯时,你不能用句号。
比如没有朋友,一个人很孤独,很难做任何满意的事情。爬山没精力,打球没乐趣,看电影看游戏没品位。
句中“一切顺利”后的句子是对“一切顺利”的具体说明,各句意思连贯,“一切顺利”后的句号应改为冒号。
3.并列复句的分句之间没有句号。
比如小张,忠诚,严于律己,说到做到。对别人慷慨体贴。
这是一个并列复合句。“忠于他人”后面有四个分句,实际上是一个并列关系中的两个分句。所以“说你做什么”后面的句号要改成分号。
4.独立引号末尾的句点不能放在引号之外。
比如组长说:“我们就是要老虎不出洞。这几天的训练都是针对周日的比赛”。
如果句子中“the leader”后面跟着“the leader”,就是直接引语。所以把句号放在句末引号外是不对的,应该移到引号内,也就是紧接在“the race”之后。
问号
1.非疑问句(如陈述句)结尾不能用问号。
比如城西要建立交桥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都很关心这座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棵树呢?
这里的“这座桥怎么建”和“那里的近千棵树怎么处理”这两句话,表达的不是疑问,而是动词“关心”所支配的对象。句子中的两个问号应依次改为逗号和句号。
2.在选择题中,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比如高科技的发展会不会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文艺复兴的新时代?
选择题虽然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了完整的意思。所以句末只能用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是的...,或者……”这种选择题只保留后面的问号,前面的问号改成逗号。
3.问号只能放在问题的末尾,中间用逗号。
比如:“怎么了?你。”水笙嫂子问。
“这句话怎么了?你。”应该改成“怎么了,你?”。
引用
引号表示文中被引用的部分,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直接引用;②特殊意义;③特殊称谓;④强调和突出;⑤讽刺、否定;⑥具体名称、缩写、带年月日的节日、纪念日等。;⑦引用成语、习语、谚语等。比如:“两会聚焦民生问题。”(这里“两会”是具体名称)引号的误用主要有:误引常用词、误引转述话语中的引号、引用范围不准确。
1.普通词不能引用,特殊词可以引用。
例如,他学习成绩很好。
你不能在句子中的“成就”上加引号。一般来说,引号是用来表示直接引用的词语、某些特定的标题、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强调的对象。此外,引号不应该在常用词中滥用。在上面的例子中,引号被滥用了。而且下面这句话用的是反语,所以引号用对了:
白天的强光彻底暴露了罪犯的成就。
2.意译不带引号的单词。
比如有人说“你走了,我就好像少了一只胳膊”;有人说,“你走了,就像晚餐缺盐一样”。
只说别人话的意思,不照原样引用,转述。转述的话,不要用引号。句子中的两个引号都应该去掉。
3.引用范围不准确导致引号使用不当。
比如,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影子遮住时,与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澈的水星在黑暗的太阳旁边闪闪发光;金星和木星也出现在天空中。
直接引用一个表,不能多也不能少。句子中的“彗星”要用引号括起来,或者去掉引号。
4.引文末尾的标点位置错了。引号内的内容属于部分引用,句末标点要放在后引号之外;引用的词是独立的,句末的标点要放在引号里。
比如:①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形神兼备,生机勃勃。”
(2)“沉船过千帆,病树过万木春”。他最喜欢这两首诗。
这两句引文末尾的标点是错的。①将“活力”后的句号移到后引号的外侧。②诗句是独立的,之一个句号要放在引号里。
括号
文本中的解释性文字用括号表示。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子中的括号是用来注释句子中的一些词的,括号要跟在被注释的词后面。
比如可以说,除了诗歌(因为诗歌是最难解释的),雨果的大部分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都被翻译成了中文。
括号用于注释或补充整句内容,括号应放在句末标点符号之后。
比如,普通高中生早上起床不得早于6:30,走读生白天上课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摘自《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管理标准(试行)》]
1.非注释不允许使用括号。
比如,2018年之一季度,出版社提醒邮购员,汇款单上要写清楚姓名和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要注明书名和购买份数)。
这句话中的括号应该去掉,并在“地址”后面加上一个逗号。因为括号里的内容不是解释前述的内容。
2.句子中的括号应该跟在被注释的对象后面。
比如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水果(如丝瓜、番茄)的叶子是平伸的,而有些作物(如水稻、小麦)的叶子是直立的。
句中的两个括号属于句中的括注,后面应分别紧跟“一些果实”和“一些庄稼”。
3.句外括号不能放在句末标点符号之前。
比如他培育了很多花,喂养训练了很多小动物(后来他在动物园照顾了一只没有母亲的母老虎,每天给它喂一勺牛奶)。
句中括号内的词是对整个句子的注释,是句外的附注。它们应该放在句末的点之后,在“用牛奶喂它”之后加一个句号。
破折号
用句子中要解释的词来表示要解释的词和解释内容之间的解释。
比如:爱书!——这是知识的源泉。
表明书面解释的陈述。如果这样的陈述 *** 在句子中间,它的前后可以加一个破折号。
例如,中国人民-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的同胞-都为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感到高兴。
表示话题的变化,声音的延长,话语的间歇或中断。
比如:“我爱你——”他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
1.该用破折号的时候不要省略。
例如,中国之一座自主设计、自建的国产商用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成功,将于今年内并网发电。
“国产商用核电站”后面应该是破折号,后面是对它的解释。
2.破折号类似于括号,表示属的范围。
比如蝉幼虫出现在地面后,就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小矮树,杂草叶子,或者灌木树枝,这样才能蜕皮。
句子中有破折号来说明,说明的对象是“何去何从”;解释词是由破折号引起的。说明文字以“布什分支”结尾。为了避免说明文字破坏句子的连贯性,“布什枝”后面的逗号要改成破折号。这样前后两个破折号就标出了说明文字,不会影响句子的连贯性。
这种破折号类似于括号,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两个破折号之间的文字属于正文,而括号内的文字不属于正文。大声朗读时,两个破折号之间的文字必须读,而括号中的文字可以不读。
3.破折号和“即”、“刚”等词不能同时使用。
比如说,据说这是稀世珍宝——不可多得的妇科良药。
破折号和“即”、“即”等词都表示解释,不能一起使用。这句话可以删去“即”。
4.破折号和括号不能同时使用。
例如,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更符合人体需求的“天然饮料”。它是干净的,它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矿物质太多,煮沸后会沉淀),它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圆括号和破折号都是用来解释的,所以只保留其中一个。
破折号和括号都表示说明,但也有区别:当说明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需要读出时,应在说明前后用破折号;相反,使用括号。
5.破折号不应与冒号混淆。
例如,今天的晚会有以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句中破折号要改成冒号,因为前一句是提示,后面是具体解释。
省略
省略号表示意思不完整。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写作中断续和重复的词语都用省略号表示。
1.省略号不能与“etc”和“etc”同时使用。
如第二代无绳 *** 采用数字技术,主要包括泛欧数字无绳 *** 、个人便携 *** 、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切换性能。
省略号和“等等”在句子中既可以表示省略列举。它们不能同时使用,可以随意去掉一个。
2.在不该停的地方误用省略号。
比如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总是趾高气扬。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和我们在一起!”
句中“被随意辱骂、踢打”和“当”之间没有停顿,省略号要删掉。
3.如果省略号前面没有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子中的点(停顿、逗号、分号)一般就不应该保留。
例如,老人抓住杆子,提起水桶,走上台阶,…
末尾的省略号被误用了。如果去掉它前面的逗号,保留省略号是正确的。
而且下面这个例子用对了:啊,原来如此!……
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子中的点号(句号、感叹号、问号)要保留,表示前一句已经表达完整,其他句子省略。
4.省略号前后无明显语义停顿时不加点。
例如,她结结巴巴地说,“但是...女士...,我不知道...,你一定是弄错了。”
句子中省略号前后没有语义停顿,只能说明说话人“口吃”,而且是连续的。所以省略号后面的两个逗号属于滥用。
书名标志(《》)
书名可以表示出版物的名称(书、章、报等。)、法律法规、节目、文化产品(电影片头、电视剧片头、歌曲片头、音乐片头、舞蹈片头、雕塑片头、绘画片头、书法片头、戏曲片头、曲艺片头、杂技片头、刺绣片头、特种邮票片头、剪纸片头等。).
当书名用在里面时,双层书名用在外层,单层书名用在内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