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宁
编辑|张辉
远处,火电厂的烟囱冒着白烟,满载纺织面料的卡车在路上川流不息。
甚至临近午饭时间,各个印染厂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货车队,等待着把满布运出去。
9月29日,界面新闻记者来到浙江绍兴柯桥区“蓝印时尚小镇”,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
很难想象,就在一周前,柯桥区161家印染、化纤等企业突然停止供汽。
蒸汽和电一样,是印染企业必备的能源。如果蒸汽供应停止,企业将被迫停产。
9月21日,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浙江绍兴柯桥区发布高耗能企业停产通知,印染、化纤企业停产。
界面记者获悉,自9月25日起,柯桥区印染企业限产停产不再“一刀切”,原则上按照2019年工业企业平均亩产效益考核结果进行限产停产。
其中,对平均亩产效益进行评价。A类企业启动8停2(启动8天停2天),B类企业启动7停3,C类企业启动6停4,D类企业及关联企业启动4停6。频繁启停、全面停工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有其他具体的执行标准。
印染是上游纺织品和下游服装、窗帘的中间环节。纺织厂生产的坯布经过印染厂加工,再由贸易商卖给下游的服装厂和窗帘厂。
柯桥是绍兴印染纺织业的聚集地,也是亚洲更大的印染纺织业集中地。这里有近200家印染厂,印染产能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其中,“蓝印时尚小镇”是该区印染纺织企业改造搬迁后集中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蒸汽主要由滨海浙能电厂、远东热电厂和天马热电厂提供。
界面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蓝印时尚小镇”的一家纺织厂。厂区的道路上满是织布,一辆铲车正在把织布来回往卡车里装。
车间里,蒸汽腾腾,机器轰鸣,织好的纱布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厂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厂里所有机器都在正常运转,并没有具体听说要开工几天,休息几天。
该员工称,工厂9月份的限电要求是在8月份用电量的基础上节省20%。10月份的用电需求还要等通知。
对于限电后用电是否紧张,该工作人员尴尬地点头笑笑:“毕竟现在是旺季”。
盈丰股份(605055。同样位于该镇的印染纺织企业SH),9月28日发布公告称,其所在的柯桥区马鞍街道热电企业已逐步恢复供暖,并已全面复产。
公司此前公告称,为缓解煤炭库存形势,保障供热用热企业安全有序生产,公司所在街道热电企业拟逐步降低供热负荷,用热企业将逐步停产。公司将暂时停产至9月30日。
对于柯桥区提前逐步恢复供暖,多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之前“一刀切”的做法,舆论反对的声音强烈;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的刚需推动。
9月24日,浙江省能源局负责人表示,近期,部分地方 *** 根据“能耗双控”进展,组织开展了能源预算管理、有序用电、高耗能企业错峰生产等措施。这是对原来忽视节能减排的纠正措施,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和“简单化”。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绍兴上虞,杭州萧山,限电比较轻,企业还能生产,不像柯桥直接归零。”
9-10月是印染行业的传统旺季,素有“金九银十”之称。企业对秋季订单期望很高。“柯桥全部停产,意味着白白放弃订单,企业觉得很不公平。”上述人士表示。
在多重因素的干扰下,今年印染纺织行业“旺季不旺”,成为业内普遍预期。
众资讯纺织行业分析师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受“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外贸海运费高、集装箱短装等限制,今年纺织印染产品订单远不及往年旺季。
界面新闻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外贸订单在中国印染行业占比较大。上半年60%左右,下半年40%到50%左右。
“双控”政策也限制了下游需求。部分下游企业原计划放出秋冬季双十一补货的内贸服装订单,但只有急需订单略有支撑。大部分市场订单和服装品牌订单处于谨慎观望阶段,是否放行不得而知。
受海运费和集装箱短缺制约的外贸订单基本敲定,短期难有起色。多数印染厂预计10月份新订单疲软,开工乏力。
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9月23日,绍兴印染企业平均开工率为32.37%,环比下降39.77%,同比下降44.43%。
在用电量有限,企业开工率疲软的情况下,印染成本上升,下游产品价格也开始全面上涨。
据业内人士透露,柯桥企业的印染成本目前每吨上涨了1000元左右,一次性上涨如此之高并不多见。以前如果涨价,幅度一般在100元到500元左右。
该人士表示,内外贸客户能否接受涨价还有待观察,但涨价将是未来趋势。
柯桥不仅是中国印染纺织品重镇,也是世界上品种最多、规模更大的纺织品集散地。
据环球轻纺网介绍,柯桥的中国轻纺城去年有3万多家市场经营户,经营5万多种产品,销售 *** 遍布19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集团年营业额达2163.25亿元。
位于中国轻纺城市场的一家纺织商户老板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其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目前上游企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但染色费和胚布现货价格均有所上涨。
老板说不同厂家涨价幅度不同,具体多少不方便透露。“上游涨价肯定会给下游涨价。”
“现在生意不好做了。”老板惊呼,“双控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上游涨价后,之前签的订单现在要重新协商价格。”
一位窗帘布出口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不同产品的涨价幅度不一样。以基础布为例,每平方米涨幅在1-1.5元左右,涨幅在3%以上。
奥兰墙材经销商王强(化名)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所在的公司墙材既做内销,也做出口。
“因为上游企业用电开始受限,有的6断4断,有的4断6断,或者有的限电。用电量只能是上个月的60%。”王强说,下游产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但仍然相当混乱。
界面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纺织印染行业整体此前一直处于盲目扩张阶段,产能过剩。出口产品价格也较低,部分企业利润仅处于保本状态。
桥区纺织外贸商会副会长肖认为,在限电发货日期不确定、海外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纺织外贸企业会感到压力。
在“能耗双控”政策下,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洗牌,印染纺织品产能有望控制在良性区间。
柯桥纺织外贸商会认为,从长远来看,“能耗双控”目标对应的是更高质量的发展。未来,印染纺织企业要以“能耗双控”为契机,加快实施绿色转型和高端升级,进一步提效减排,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对于纺织化纤印染行业来说,“能耗双控”政策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陆在界面上告诉记者,纺织、化纤、印染都是高能耗行业。除了之前的一般排放要求外,还存在供电不足的问题。
从今年8月底开始,全国已有20个省市不同程度启动限电限产措施。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益民告诉界面新闻,随着国内经济的回暖,2017年以来积累的高耗能项目今年陆续上马,拉动了煤炭需求;国际动力煤市场的强劲需求使全球煤炭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供电方面,因为煤价高,发电企业积极性不足,导致供电不足。
面对电力供应紧张,湖南等地早已出台煤电涨价方案。
柯桥上述印染纺织企业在界面上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听到地方电厂电价会上涨的消息。
但据《浙江发布》9月初报道,10月15日起,浙江电网销售电价将带动峰谷差。其中,大行业峰谷电价每千瓦时提高5.6分,峰谷电价每千瓦时提高6分,大行业低谷电价每千瓦时降低6.38分。
据浙江日报旗下涌金楼报道,浙江省能源局近日下发《关于启动有序用电预案的通知》,9月28日启动2021年乙类有序用电预案。
据浙江省能源局负责人介绍,有序用电的主要原因是电力供需总体趋紧。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疫情的持续蔓延,国际订单的回笼带动了工业产品的产销两旺。浙江省八大高耗能行业产能大幅释放,1-8月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长20%以上,给全省能源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他说,浙江八大高耗能行业消耗了全社会43%的能源消耗,只产生了13%的GDP总量,其能源消耗强度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4.8倍。这些行业是浙江“腾笼换鸟”的重点对象。
据界面新闻查询,浙江八大高耗能行业中,包括化纤和纺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