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是继续读博还是去大城市工作?怀宁县马庙镇王家三个研究生的回答是回乡创业。
2010年,王购买了两台简易机器,在家里办起了作坊式的工厂,生产纸杯,后来又在马庙工业园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设备增加到30台,企业一步步做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希望子女回来“接班”。
当时,王玮是重庆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在上海的一家大公司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013年,经过深思熟虑,王玮决定辞去在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乡接管母亲的生意,开始创业。王玮的姐姐王娟和姐夫朱红林分别毕业于重庆大学和兰州大学。2016年,在母亲和哥哥的动员下,他们带着家人回到家乡创业。“选择回村创业,主要是看到现在国家政策好,家乡发展环境好。只要我肯吃苦,持之以恒,我也能在家乡做点事。”王玮说。
抓企业很容易,只有做大做强,才能不辜负所学。三个初出茅庐的研究生感觉压力很大。随后几年,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市场调研,决定走国际高端市场转型之路。投资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地 *** 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玮投资1000多万元,征用了30亩土地,将旧厂房搬迁到马庙镇的纸塑基地,升级生产设备。“新工厂建成后,自动化、集约化程度高。以前低速机一分钟只能生产45个纸杯,现在高速机可以生产140个左右,产能提高了3倍,质量更有保障。”除了扩大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他们还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广交会和其他国际销售。据王玮介绍,他们生产的所有高档纸杯现在都出口到中东、欧洲和美洲。去年自营出口额为300万美元,而通过国内贸易公司的出口额达到4000万人民币。当初质疑王家三个研究生回乡接班的人,现在都竖起大拇指说:“研究生办企业不一样。”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研究生的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吸引了同行,纷纷前来取经,抱团发展。目前,马庙镇纸塑制品生产基地已有12家企业入驻园区,年产纸塑制品100万吨,年产值81亿元,年出口创汇8800多万美元。
“在3名研究生的带动下,近年来,马庙镇已有120多名毕业生返乡创业。”苗振镇镇长潘晓敏表示,他们的回归进一步提振了海归创业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人才保障。
(全媒体记者蒋悦通讯员谭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