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犯罪(轻微擦伤肇事逃逸的后果)
驾驶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后,之一时间救人并报警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是,如果你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逸,你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随后如果你投案自首,你会受到较轻的处罚。交通肇事罪逃逸后如何认定自首?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定罪?交通肇事逃逸如何量刑?湖北驰纵律师事务所王争光律师分析。
1.交通肇事逃逸后如何认定自首?
关于交通肇事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对行为人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肇事后逃逸,主动投案自首交代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视为自动投案。但是,肇事后没有逃逸的行为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否可以认定为自首情节,存在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肇事者必须向公安机关报告。鉴于告知行为人的强制义务,即使行为人没有逃逸,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也不能视为自首,只能视为履行法定义务。
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构成犯罪,就应该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处理。交通肇事罪是刑法分则中归类的犯罪之一,分则应以总则为准。《刑法总则》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根据该规定,只要构成犯罪,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二、交通肇事罪逃逸如何定罪?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之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之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4.当事人故意毁灭、伪造现场或者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5.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由逃逸的一方负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只要发生了肇事逃逸,就可以定义为全责,但如果对方有无证、醉酒、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可以确定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律师王争光补充道:
3.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如何衡量?
《刑法》之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释》第四条规定,交通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恶劣情节”:造成二人以上死亡或者五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六人以上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力赔偿60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硕士,专业深厚,工作作风严谨,待人坦诚豁达。在律师执业过程中,我承办了大量的民商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积累了丰富的文字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 ***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