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卡线(Nas
秘鲁的“纳斯卡线”是该国沿海高地荒地上的奇特图案。它位于首都利马以南约400公里处,在纳斯卡镇和帕尔帕镇之间绵延80多公里。1994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自1939年被发现以来,“纳斯卡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几十年来,关于这些图案代表什么样的文化意义,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据英国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近日在《考古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声称他们对这些表面图案的形态学研究很可能解开这个永恒的谜团。根据科考队的报告,他们认为这些奇特的图案主要代表一些海鸟,在古代祈雨的宗教仪式中使用。
祈雨的宗教仪式?
据报道,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札幌博物馆的科学家江田正树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对“纳斯卡线”进行了深入研究。
秘鲁荒地上的“纳斯卡线”由2700多个几何图形组成,构成了各种动植物的轮廓线条和形象。据悉,这些图案是当地居民在大约2400年至1300年前建造的,略早于秘鲁著名的印加文化胜地马丘比丘。
“纳斯卡线”设计庞大,只能从空看到全貌。换句话说,这些表面图案的创造者很可能还没有看到这些图案的全貌。
这些雕刻堆积在秘鲁荒原上的巨大图案,引起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好奇。甚至有人认为这些图案是外星人制造的,或者是古代人引导外星飞行器降落的跑道。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答案能很好地解释许多谜团。
马塞达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发现,“纳斯卡线”的巨大图案原本是海鸟的图像,这可能会解开关于这些图案用途的谜团。探险队认为,这些图案很可能被用于古代人们祈雨的宗教仪式中。
神秘的“纳斯卡线”位置示意图。
比较16种海鸟的形态。
为了解开“纳斯卡线”之谜,日本科研团队努力研究了16种海鸟的图像。根据科研团队的研究结果,他们可以从“纳斯卡线条”图案中区分鸟粪、鹈鹕和不同种类的蜂鸟。有趣的是,探险队发现,有些种类的海鸟并不生活在纳斯卡沙漠,而是来自秘鲁的遥远北方。
科研小组发现,每个鸟形图案主要由一条蜿蜒的线组成,最长的线长达370米。因为当地沙漠气候干燥,这些堆积在地表的纹路可以保存很久。
为了探究纳斯卡古人为什么会创造出这些图案,科研小组认为有必要知道这些图案到底代表了什么。马塞达教授和他的探险队仔细地将设计与16种秘鲁海鸟进行了对比,最终有所发现。
“到目前为止,这些图案中的鸟类已经在形态学上得到证实,”江田正树教授说。“我们仔细研究了这些鸟形图案在喙、头颈、体型、翅膀、尾巴和爪子上的形态特征和相对大小,并与秘鲁的现代鸟类进行了比较。”
一些模式仍然有未知的含义。
考察队特别注意到,虽然目前在秘鲁确实存在鸟形图案所代表的鸟类,但这些鸟类分布在“纳斯卡线”所在沙漠之外的各个地方。
例如,科研团队发现其中一个鸟形图案代表“绿色蜂鸟”,这是蜂鸟家族的一个小分支。与其他蜂鸟明显不同的是,绿色蜂鸟有一条又长又尖的尾巴,而其他蜂鸟的尾巴通常是分叉或扇形的。同时,绿色蜂鸟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东坡的森林里。
科考团队发现鸟形图案中有一种代表着“绿隐蜂鸟”。考察队还发现,以鸟形图案为代表的鹈鹕并不生活在纳斯卡沙漠,而是生活在靠近厄瓜多尔的秘鲁北部海岸。
“纳斯卡古人应该能看到前来觅食的鹈鹕,所以他们能创造出这些图案。”马塞达教授说,“我们发现纳斯卡古人创造的是外来鸟类的形象,而不是本土鸟类,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人会创造这些形象。”
此前有研究人员指出,“纳斯卡线”中的一些图案可能代表秃鹫和火烈鸟。然而,日本科研小组认为,从鸟类形态学的角度来看,现有图案的特征不足以支持这一论断。
日本科研团队还发现,一些图案的特征与秘鲁现代鸟类的图像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判断这些图案的含义。
据悉,科研团队不仅从鸟类的形态判断图案的含义,还根据当地文化遗址出土的古代陶器上的鸟类图案对“纳斯卡线”进行了对比分析。
卡线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