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苏文玄冥吴起》指出:“五味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中医理论认为,五味不仅是五脏的主要营养来源,还可以调节相应的五脏。饮食适当,五味均衡,可以滋养脏腑、筋骨、气血,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运行。
苦入心代表食物:苦瓜、百合、香椿、蒲公英、杏仁、银杏、桃仁、荷叶、茶叶等。
酸入肝代表食物:柠檬、山楂、柚子、橙子、乌梅、杏、枇杷、醋等。
甘入脾代表食物:大米、小米、白面、红薯、玉米、山药、蜂蜜、龙眼肉、红糖等。甜味还能缓解疲劳,解毒生津。
辛入肺代表食物:萝卜、韭菜、佛手、葱、蒜、姜、辣椒等。
咸入肾食物:盐、酱油、腌菜、腊肉等。
《彭祖取命养性论》指出:五味不宜过淡;酸味伤脾,苦味伤肺,苦味伤肝,甜味伤肾,咸味伤心。
适当吃某种味道可以滋养与这种味道相对应的脏腑,但如果长期偏爱某种味道,就容易伤害相应的脏腑。如果味道突然发生变化,可能是对身体的健康警示。
苦吃苦味能清心火,解暑,祛湿,利尿。苦味食物多为寒性,长期偏爱苦味损伤心脏,导致食欲不振,腹泻。
味苦,多表现为心火。常见症状有:心慌、口疮、舌红等。
酸适当吃酸味可以养肝。但酸中毒过度,容易导致肝功能异常,气机不畅。说到中医的酸,会联合提到“涩”。酸味食物有收敛、收敛的作用。酸吃多了会妨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消化,引起脾胃问题。
肝脏问题的表现是口苦咽干、恶油、厌食、小便黄、大便黏腻、全身困倦、神疲乏力、易怒、发热、舌红、苔厚腻。
注意:养肝一定要克服熬夜!
第三,甘
如果偏爱甜食,需要注意脾胃问题。甜多了会腻,困中焦,形成痰湿,进而伤脾。
脾胃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嗳气。
第四,辛
偏爱辣味,注意润肺。适当食用有助于疏通肺气,疏通窍窍窍,达到表里功效。长期嗜辣会导致肺气消散。
肺部问题,多表现为咳嗽、气血不顺、易感冒、面色苍白等。
五,咸的
长期沉溺于咸味会损伤肾脏,导致肾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如:腰酸背痛、 *** 减退、生育能力下降等。
肾脏问题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面红颧骨,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男性遗精早泄,女性闭经。
读出诊经典——五味杂陈
五味不宜过淡,酸味伤脾,苦味伤肺,苦味伤肝,甜味伤肾,咸味伤心。——彭祖《生养自然论》
解读:适量的五味可以补益五脏,过量则会扰乱人体平衡,对五脏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