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古文
《守株待兔》古文全文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的作者是先秦的韩非,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是:
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有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兔子因此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守株待兔故事,全文字形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的全文的意思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读什么音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读作wǔdù,其中“五蠹”指的是五种害虫,比喻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这篇文章告诫人们不能像蠹虫一样只守株待兔,而应该积极进取,不断探寻新的机会和发展。它的精神仍然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守株待兔注音版全文
《守shǒu株zhū待dài兔tù》
宋sòng人rén有yǒu耕gēng田tián者zhě。田tián中zhōng有yǒu株zhū,兔tù走zǒu触chù株zhū,折zhé颈jǐng而ér死sǐ。因yīn释shì其qí耒lěi而ér守shǒu株zhū,冀jì复fù得dé兔tù。兔tù不bù可kě复fù得dé,而ér身shēn为wéi宋sòng国guó笑xiào。今jīn欲yù以yǐ先xiān王wáng之zhī政zhèng,治zhì当dāng世shì之zhī民mín,皆jiē守shǒu株zhū之zhī类lèi也yě。
守株待兔单字解释和全文解释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
[简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野兔是不可能等到了,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今天想要用先王的政策,治理现在的百姓,就是和守株待兔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