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的读音是什么
读音:[zhà]/[zuò]
[zhà]
〔柞水〕地名,在中国陕西省。
[zuò]
“栎”的通称:柞蚕、柞丝、柞栎。
组词:
基本释义:
柞蚕[zuòcán]:中国的一种产丝蚕蛾的幼虫,取食柞树叶并产生柞蚕丝。
柞栎[zuòlì]:栎树。
柞叶[zhàyè]:栎树叶。可饲蚕。
柞撒[zhàsā]:旧式榨油用的大木楔。
一柞[yīzhà]:犹一迭。柞,约为拇指和食指伸开的距离。
详细释义:
〈名〉
水名。汉水支流
旬水又东,南迳旬阳县,与柞水合。水西出柞溪。——《水经注》
另见zuò
柞[zuò]
〈名〉
栎的通称。栎属的乔木或灌木
栎木读音
这个字是栎字,是由(木)字旁和乐字组成。栎字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1)读li,四声,是一种落叶乔木,俗称叫柞树。
(2)读yue,四声,古地名(栎阳),在今陕西境内。
一个木一个乐是什么字
1、一个木一个乐念:栎,汉语二级字,读作lì或yuè。
2、栎(lì):落叶乔木,俗叫柞树或麻栎,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或橡斗。木质坚硬,可制家具或供建筑用,叶可喂柞蚕。另有栓皮栎,树皮质地轻软,是制造软木器的主要原料。
3、栎(yuè):〔栎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
木乐树念什么
念栎树。
栎li
栎[lì]
栎树,乔木或灌木,叶子有锯齿或分裂,柔荑花序,果实为坚果。种类很多,如栓皮栎、麻栎等。通称橡树。
栎[yuè]
栎阳(Yuèyáng),地名,在陕西。
详细解释
栎[lì]
〈名〉
1.即“麻栎”。通称“柞树”
栎,栎木也。——《说文》
zuo和wei的汉字怎么写
做[zuò]
汉语汉字
做,汉语一级字(常用字),读作zuò。常用为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其本义是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中文名
做
拼音
zuò
部首
亻
字码
U+5
为[wéi]
汉语汉字
为,汉语一级字,读作wéi或者wèi,最早见于图形文字,其本义实为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干,又引申指种植、建造、 *** 、充当、掌管、当作等,又虚化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相当于被、比。
中文名
为
拼音
wéi;wèi
部首
丶
仓颉
IKSI
郑码
UDYS05A
五笔
WDTY
柞树正确读音
树正确读音是zuòshù。
柞[zuò]
汉语文字
柞,汉语二级字,读作柞(zuò或zhà),栎的通称。读Zhà时,表水名;读zuò时,表柞木,大风子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棘刺。叶卵形或长椭圆卵形。木质坚硬,可和家具。叶可入药。可作观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