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哪个省的简称(豫V的车牌在哪里)2021-07-18 07: 20四川人老曾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东临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接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地处河南沿海开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交界处,是中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的中间地带。到2020年,全省共有A级景区519个,其中5A级景区14个,4A级景区171个。全省有世界地质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15个,省级地质公园15个,国家矿山公园3个,国家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有嵩山、龙门石窟、万仙山、鸡公山、吴王、云台山、尧山、神农山、青天河、灵山、桐柏山-怀远、郑州黄河风景区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
河南省直管18个行政区划(17个地级市和1个县级市直辖市)。分别是地级市: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新乡、濮阳、焦作、鹤壁、三门峡、商丘、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周口、南阳、信阳,县级市:济源。
河南省的这些城市,历史上很多都改了很多次名字。如果用过去的名字,哪些更好听?
郑州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下游,中原腹地,豫中以北。
郑州是中国铁路、航空空、电力、邮政、电信的重要枢纽城市。郑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之一。郑州历史上曾五次建都,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还有中岳嵩山、轩辕黄帝故里、天文台、中岳庙、嵩阳书院等众多旅游景点。
在古代,郑州属于九州的禹州。商在这里建都,这就是开国都城——渤都。西周时管城区设,秦时设颍川郡,三川郡被刘邦改为河南郡,东汉时河南郡改为河南阴。魏晋南北朝时,郑州所在的河南县属泗州。此后战事不减,郑州先后归赵、、、前秦、后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管辖。北魏位于禹州北部,辖荥阳县、河南县、阳城县等县。东部的光武、荥阳、高程三县位于禹州北部。北周灭北齐后,豫北州改为邢州,州治为高。这期间,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一直属于中牟县。
隋将改名为郑州,郑州作为一个国家级行政区的名称,开始泛指现在的郑州地区;明成祖十六年(596),改郑州为官州,大业二年(606),官州改名郑州。唐贞观七年(633),“郑州院由五老移至管城”。此后,郑州院一直设在管城县,直至明初。明管城县割入郑州,当时郑州是开封府。清朝仍划归开封,1913年改为县。
在古代,郑州还有其他的别称,如郑县、邢州、官州等。我觉得还是改成星州比较好。
洛阳又名洛邑、罗京,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都在洛阳建都。洛阳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韩伟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如龙门石窟、汉函谷关、韩家仓等。共有82个A级景区,其中4A以上景区30个。洛阳还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公布的之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省级副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洛阳在历史上有很多名字,如真题、锡伯、洛邑、洛阳、罗京、罗京、沈度等。考虑到现实因素,还是现在叫洛阳比较好。
开封,古称汴州、汴梁、汴京,位于中国中部,河南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邻郑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距今已有4100多年的历史,包括夏朝和战国时期的魏国。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中轴线从未改变的都城。成堆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上和都城史上都是罕见的。汴梁是当时世界上更大的城市,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地方。
中国更大的地方剧种豫剧发源于此,拥有国家5A级和4A旅游景区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中国开封的清明文化节和中国开封的菊花文化节吸引了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西湖的歌舞何时止于青山楼外?暖风使游人醉,使杭州汴州。一首浅显易懂的诗让开封的名字家喻户晓,比如汴州、汴梁、东京、大良等等。个人觉得改回汴州和汴梁也不错。
安阳,古称项、殷、邺、邺城、邺都、、襄州、等。简称阴或叶,位于中国的中北部和河南省的最北部。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之乡、周易发祥地、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豫陕冀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历史上,商朝、曹魏、后赵、魏冉、颜倩、东魏、北齐先后建都安阳,史称“七朝”。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奴才拜项,女将军出嫁,文王被捕表演周易,西门豹投吴治地,蔺相如生于古巷村,信陵君盗签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在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名将岳飞等历史学家郭沫若来安阳时,留下了“洹水安阳当之无愧,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创始于殷,与其看古书,不如看看。
安阳过去有很多名字。作为一个四川人,耳闻目睹的都是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西门豹》,对邺城的印象比较简单(当时没听说过安阳,说实话8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也不知道外省常见的地名)。所以我用我的旧名选择叶城。不知道河南老家会不会有意见?哈哈的笑
新乡,位于河南省北部,南依黄河,北依太行,西接焦作,东接山西,油城濮阳,东临山东。建国初期,新乡是平原省省会,豫北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原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也是豫北的经济、教育和交通中心。
新乡历史悠久,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诗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流传于古代新乡地区的诗歌占全国风格的四分之一。牧野之战、张亮刺秦、陈桥兵变等反映朝代兴亡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中国有20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和19个A级旅游景区。
在古代,新乡因周武王时期的牧野之战而闻名。作为一个四川人,通过历史知道了木叶,但是不知道新乡,哈哈。既然木叶也是新乡的别名,就叫木叶好了。我河南老乡不会有意见。
河南省地级市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东、南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相对,东北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相对,北与河北省邯郸市相对,西与安阳市相对,西南与新乡市相对。全市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濮阳常住人口为3772088人。
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颛顼遗都”、“舜帝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国帝都”。距今6400多年前出土的蚌形龙纹,被誉为“中国的义龙”。
濮阳曾有开州、迪丘、前州、董军、褚丘等古地名。对濮阳了解较少,综合 *** 信息选择了乾州。感觉很好。
焦作,古称杨珊、淮州,是河南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中原地区的地级市,豫陕交界地区。它位于中国中部,河南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接壤,南与郑州、洛阳相对,东临新乡,西接济源。是中华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竹林七贤、单涛、湘绣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这里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拥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三大5A级景区。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1988年6月,济源县撤销,设立县级济源市。1997年济源市直辖于河南省。2005年,济源市升格为省辖市。是中原城市群14个核心发展区之一。2017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因为济源建都前属于焦作,历史上也属于怀庆府,所以放在一起。如果单独列出,济源可以用孟州吗?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处于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鹤壁市是封神故事发生的地方。商朝都城、周朝魏国都城、战国赵国都城中牟都位于鹤壁市。韩国(朝鲜)的林、石、卫、康、殷等姓氏,康、钦等姓氏都发源于此,鹤壁是东亚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作为花园城市,鹤壁是河南水资源最干净、天空最蓝、最有安全感的城市。
鹤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武定大帝时期(公元前1238-1180年)。武定大帝是商朝都城的建立者。中国周朝更大的诸侯国郭玮的首都,至今仍建在朝圣地。郭玮第18任君主卫懿公喜欢鹤,并把它们养在朝觐的西北部。鹤壁因“鹤栖南山崖”而得名。
鹤壁虽小,却是历史上著名的商朝都城朝觐的所在地,直接称之为朝觐还是挺好的。
三门峡,位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素有“五山四岭分一河”之称。西接关中,北连三晋,东临中原。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安高速铁路横贯东西,209国道和川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仰韶文化、道教文化、郭文化都发源于此。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个峡谷,引黄河之水向东流,故名三门峡。辖区位于秦岭余脉小山脚下,雄关函谷关千古屹立境内。古时候,崤山和函谷关都叫“汉信”,所以三门峡也叫“汉信”。
北魏定都陕西后,一直持续到明清。所以叫它陕州也不错。
商丘,简称“商”,东望安徽淮北和江苏徐州,西望河南开封,南望河南周口和安徽亳州,北望山东菏泽和济宁。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落的起源地和聚居地,是商朝最早的都城,是商人商品经营的发祥地,是商文明的发祥地。有“华商起源”的美誉。
据史书记载,商族齐(西è)始祖左虞治水功不可没,封于商朝,后迁徙。后人把商族居住的遗址称为“商丘”。
商丘是商朝的都城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历史上有归德府、松州之类的名字,但我觉得商丘更好听。
许昌,古称徐州,因尧帝时高在此种田,在岸边洗耳而得名。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东邻周口市,南接漯河市,西接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开封市接壤。
地处中原的许昌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许昌古文化包括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隶属于禹州、建安区、县、鄢陵县、长社县,均属颍川郡。许昌是魏的五大都城之一。魏皇二年(221),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继昌亡于许”为名,改许县为许昌县。
许昌最有名的名字是三国时期的许都,还有个外号叫连城。我觉得改成许都更霸气。
漯河,全国美食名城,区域 *** 通枢纽城市,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西部的伏牛山和东部的平原是中国地形上第二级和第三级台阶的交界处。贾湖遗址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发现于8000-9000年前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原型;出土的酿酒遗迹把人类酿酒的历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编纂了世界上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的许慎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商周时期,洛河镇初具规模。因被隐水(今沙河)所围,故称阴阳城。
秦汉属昭陵县管辖。秦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建立颍川郡,以水影命名,范围包括今河南许昌、漯河、禹州、登封、长葛市等地。
隋朝将汉代以来的行政区划由州、县、郡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并废除南颍川郡。杨迪大帝在位期间,昭陵县并入郾城县,蕲城改名为殷诚,因靠近隐水,故又称隐水,城因水而得名。
元代,上口镇因沙澧河与河中海螺般的弯道汇合而更名为罗湾河镇。
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迁居郾城县,认为“罗”字为不雅地名,遂将“罗”字改为“罗”。
清末,京武铁路在此建站,名为罗湾河站。因其名称较多,为方便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洛河站,罗湾河镇亦称洛河镇。
综上所述,漯河在古代有盐城、阴阳、颍川等名称。我觉得改成颍川更有文化历史感。
平顶山,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名鹰城。平顶山不仅是一座资源型工业城市,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也是中国曲艺城、中国书法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中国唐骏基地。中原经济区是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河南中部的中心城市。
平顶山市有各类水库169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有白鹭洲和白桂湖两个国家湿地公园。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绵延数百里的温泉带和世界更高的铜佛,尧山地质公园是国家地质公园。平顶山博物馆、二郎山、灯台、画眉谷、苏三园、尧山大峡谷漂流、香山寺等。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
一直觉得平顶山这个名字没什么意义,更好改成别名鹰城。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淮河上游丘陵平原。它位于全国地貌的第三级,横跨南阳盆地东部边缘和淮北平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 *** 创世活动的核心区,是轩辕黄帝之妻雷祖之乡,是战国兵器制造中心,是蔡、金、姜家族的故乡。
全市有7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森林公园4个,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驻马店还有故里、秦丞相李斯之墓、伏羲画卦馆、战国冶铁遗址、西周蔡故城、天钟山、五应塔等文化资源,还有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南海神庙。
驻马店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明代。作为一个古镇,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当时属于确山县下奎堡。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拜竹简王朱建泽封汝宁,在此建寨设驿站。由于这里自古以来交通便利,官宦往来,商贾云集,信使穿梭,驻马店客栈店铺众多,故名驻马店。
事实上,驻马店市辖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汝南县,现在也有汝宁、蔡州、天中等别名。个人觉得还是改成汝南比较好。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东邻安徽省阜阳市,西接漯河市、许昌市,南接驻马店市,北接开封市、商丘市。1965年,建立周口地区(后改为周口地区);周口市成立于2000年。
周口市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铁路、水路交织成网,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大交通格局。沙英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可通航的河道。它建造了周口和刘湾码头,连接淮河和长江。沙英河航运可以连接河流和海洋。
周口,古称龙都、周琛,历史上以淮阳为中心而建。淮阳,昔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称万秋,太昊之市,神农之都。
周口,伏羲故都,老子故里,有“华夏先民,九州圣地”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地”。
周口这个名字来源于周家口。郴州府原来的驻地在淮阳,现在淮阳归周口管辖,改周琛也不为过。
南阳古称宛,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南、汉水北而得名。淅川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更大的南水北调中线桃岔渠首工程所在地。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顾茅庐、羊吊鱼、 *** 神话、牛郎织女等典故或传说都发源于此。是“月季之乡”、“世界艾之乡”、“中国玉雕之乡”。
南阳历史悠久。早在50万至6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南诏猿人”,使用石器,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大约五六千年前,出现了村落和房屋,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制陶等手工业。
商朝称为“南翔”,有谢、楚、邓等国。
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为它位于周朝的南方,所以被周人称为“周南”。境内有沈、鲁、楚、胡、辽、邓等国。
春秋时期,他们大多去了楚国,楚国设了万依。
秦初,南阳郡被设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从那以后,这个名字几乎没有变过。
南阳历史悠久,以“南阳诸葛庐”闻名于世。更好还是保留它现在的名字。南阳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称宛,宛还是南阳的代名词,所以一定要改成宛城。
信阳,古称益阳、深州,又称沈城,位于河南省最南端,淮河上游,东邻安徽省、南通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地处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三大国家级经济增长板块的结合部,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是三省通衢,长江汉江之间的战略要地。
信阳在西周时是申博的封地,北宋时改称信阳。信阳地域文化与楚交融。历经商周、春秋、战国,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豫韵”。信阳是孙膑、春、司马光、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也是孔子环球旅行的终点。信阳有“江南北国,江南北国”的美誉,信阳出产的信阳毛尖茶远近闻名,所以信阳又被称为山水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