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件的中文‘这么有问题’,而且‘又长又啰嗦’。”据香港Dagong.com报道,在此前的立法会答问会上,议员陈建波批评 *** 官员中文水平低下。对此,特首林郑月娥表示,语言能力“是 *** 的软肋”,建议未来将“学习中文”纳入公务员学院的课程。
香港人说什么?“两文三语”是官方说法,即用中文和英文书写,用粤语、普通话和英语说话。但在现实中,有些变化。
见字如心。香港的中国人用什么样的语言,真的不是小事,何况是“国际大都市”。
一,
如今作为香港官方语言的中文经历了一段坎坷。
1963年,钱穆先生创办了香港中文大学。开学之初,他坚持用中文教学,以中文为主。“[我]为有原则的而战,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个委托人,从此不再讨论。”当时港英当局派来讨论的英国人富尔顿称之为“君子心似石,不可改。”
钱穆先生期待的是,华人在香港不再被鄙视。香港的中学分为英语教学的学校和中文教学的学校。当时,中文学校的毕业生没有机会进入教授全英语的香港大学。
这是港英当局长期“重英轻中”策略的缩影。虽然当时在香港的华人占绝大多数,但当局的报告和公告都是用英文写的,所有法律文件只有用英文书写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中国人想进入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领域。或者在 *** 工作,首要条件是精通英语。
“英国人统治的时候,永远是孤傲的,歧视中国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杨耀忠说,中国人升职总是比英国人慢,不会说英语根本不会关注你。
直到1970年9月,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港英当局宣布成立“商业使用中文研究委员会”。4年后,当局修改了《官方语言条例》,中文正式成为官方语言。尽管如此,“重英轻汉”的现象依然存在。当时无论是申请大学还是谋求公职,都只要求英语合格。直到1978年底,当局才改变了中英文都要合格的要求。
1997年回归后,根据《基本法》第九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法定语文。”
这句话里有一个精确而巧妙的逻辑关系:中文和英文都是合法的官方语言,但中文优先;“英语可以用”的潜台词是,英语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理论上,这确立了香港华人的崇高地位。
第二,
那么,现实中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 *** 网站“香港概况”显示,按5岁及以上人士常用会话的比例,93.9%的人使用中文(粤语、普通话及其他中国方言),只有4.3%的人使用英语。但同时提到, *** 部门,以及法律界、专业人士、商界都广泛使用英语。
是不是显得很矛盾?
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和当时港英当局“重英轻华”的策略,使英语异化为香港社会的所谓“高级”语言。从官方的政策文件,下至工作交流或提交证明,甚至大商场的收银单,都经常使用英语。在很多专业领域,如金融、法律、商业、医疗等高薪领域,英语占据主导地位。
"在课程改革之前,中国文学仍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古文."香港教育大学名誉教授郑解释了中文的地位。学古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让学生学会诚信,学会做人,学会爱国。而古文在教改后被砍掉了,留下了类似于“语文科”“学得像英语”的语文科。
让我们回到陈健波先生在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后来他对媒体解释说,之所以提出“有些人的汉语水平不高”,是希望汉语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香港大部分普通市民习惯使用中文,但有些文件或指引以英文为主。即使是中文,也是英文‘硬’,翻译成中文。”
香港回归23年了,官方文件还是“英语惯用”,而汉语还是“有问题”,这恐怕会引起香港社会的思考。不仅如此,语言问题一次次被卷入 *** ,更不用说中英文的差异了。学校用普通话还是粤语教学也成了问题。
为此,特区 ***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也解释说,“我们的长远目标是看中文教学能否以普通话进行。语言是活的。如果我们都用粤语学习中文,是以后和其他大多数人越走越远,还是最终走到一起?作为教育局局长,我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重视一种语言而牺牲另一种语言,社会在不同的语言之间漂流,根据各自的立场寻找立足点——这显然不是“两文三语”的“中英并重,兼擅”的初衷,也不应该是语言政策的预期效果。
第三,
自今年四月起,香港的纪律部队开始使用中国式的步操。当然不是中文比英文好看那么简单。香港回归祖国已有23年,但过去香港警务处、惩教署、海关、消防处、入境事务处等5支纪律部队的人员,都是使用回归前的英制行军。社会各界一直有争议,要求纪律部队按部就班去“殖民”的呼声近两年更高。
同样,使用哪种语言也不是小事。
语言到底是什么?不仅仅是汉字笔画和英文字母的区别,更是思想、理念、价值观的载体。附带的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内容太多了。一个城市选择哪种语言,不仅是一种语言的地位,更是市民心中对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和理解。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异化”的英语成了一些人反对中国和香港的“工具”。2016年10月12日,梁松恒和尤在立法会宣誓时,故意用英文念中国“支那”。尤惠珍在用英语阅读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章时,故意把它读成一个脏字。事后他们两个只是支支吾吾说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准。当然,两人最终都被剥夺了立法会的席位。
如今,随着香港《国家安全法》的实施和完善选举制度措施的逐步落实,香港社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香港的未来应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基础。注意,它不只是基于‘岛’。”郑教授说,香港不能再抗拒融合。"以前香港社会只懂英语就够了,还要装作听不懂中文,说明是纯英文教育,留学回来的。不再是了。你得掌握普通话和汉语,你得与国际接轨。”
「英文和中文是香港的法定语文。香港把握发展机遇,学好中文乃至普通话尤为重要。”香港民主建港联盟副主席陈勇说,“如果还有人以自己中文不好为荣,他们将被历史淘汰。”
主编:洪军杰文字编辑:洪军杰
来源:作者:若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