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案例(班级管理理解与案例)
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所谓的“落后班”吗?
当“落后班”的班主任,你很头疼吗?
你是怎么带“落后阶层”的?
今天边肖就和大家分享几个管理“落后班”的小方法!
管理,“严”字当头对付乱世要用重典,对付乱班要立严规。
后进生是怎么过来的?不是天生的,学生也不是天生的坏孩子。班级之所以乱,是制度破了,不能坚持,不能执行,或者宽严相济抓得不够。
所以要管理后进生,首先要建章立制,收拢孩子的心。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让学生感到班级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不能违反。
制度,充分的民主规章制度更好由同学自己制定,这样学生会感到被尊重,自然学生也会尊重老师,遵守纪律。任命结束后,班主任宣布该制度自诞生之日起生效。如果有人违反纪律,就必须严肃处理。
持之以恒,一般半个月,班级管理就会步入正轨。
在这个过程中,推陈出新。很难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接受状态。“严”过了之后,就要在管理方法上出“新”招,让新的理念和方法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涌现,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积极接受管理。
制度建立后,班里可以陆续实行干部值班制、值班班长制、 *** 班主任制、集体责任制等新的民主管理方式。这些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新鲜和好奇,实施的积极性会更好。
在链接上,持之以恒一个落后的阶级要多久才能自我改造?一般来说,需要一个学期。
经过一个学期的严格管理,可以形成稳定的班级氛围。这时候班主任就可以放松了,因为后面的管理基本是学生自治。但是在这个重要的之一学期,你不能放松,你要持之以恒。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每个项目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工作,这些工作要紧密联系,自始至终。
教育,以心换心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深入学生,以心换心,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愉快地接受管理。
看看这些方法在老师实际运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吧!看看他们的经历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案例1】一个班主任的班规,进阶之路,最初的班规,从行为准则开始。
我给学生制定之一个班规的时候,刚开始工作。记得我到学校报到后不久,校长当着几十个学生的面把我拉起来,当着他们的面说:“这是你们的班主任,我把这几十个学生交给你们了。”我没有准备,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控制这些学生。几个同学今天迟到,明天早退,让我很担心。这时,一位老班主任向我提出建议,“制定一个班规,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马上想到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只当这是班规的唯一选择,兴奋地冲到教室宣布实施。气愤,这样的班规竟然没有任何效果!那些调皮的孩子并没有停下来,他们的表现依旧。我有点恼火,恼怒地把他们叫进办公室,问为什么。没想到他们说:“老师,我们知道错了。很多时候,我们也知道不能犯错,但是自制力太差,稍有不慎就忘了班规……”
我彻底无语了,我意识到,光是规定学生应该做什么,学生什么也做不了。一直没有人提醒和监督,有的孩子还是会犯错。于是,我又想到了修改版规。班会期间,我宣布废除原来作为班规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了一些针对性的规定后,我给每个班干部分配了管理任务和管理权限。要求所有班干部明确职责,互相配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次提醒无效后直接向我汇报。
好事多磨。这一次,班规修改后,终于奏效了。那些淘气的孩子改变了他们以前的玩耍方式,变得诚实而孝顺。
逆反心理?民主的规则让学生感觉更好。
然而好景不长。我幸灾乐祸的时候,小刚经常故意和班干部对着干。他没有在该清理的时候清理,健康委员会催促他。他甚至直接说:“你去告诉老班,我就是不收拾。”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来强制性的班规激起了小刚的逆反心理。
我苦苦思索该怎么办,反复问自己是不是班规,实在没办法约束他们。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刚作为寝室长,把寝室管理的很好。他们制定了自己的宿舍常规,要求极其严格,但宿舍成员都无异议地服从了。知道了这些,我终于明白,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班规的内容,而是制定班规的过程和原则。
然后,一个极好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形成。班会的时间快到了。这次准备给同学们开一个主题班会,叫“我的班规,我做主”,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共同参与班规的制定。
讨论开始了。没想到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永远不要抄别人的作业。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千万不要让别人替你做。”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惩罚。"
有的说“如果不尽责的人可以罚再打扫一次.....”
同学们,教室里的气氛很活跃。后来,为了表明决心,学生们自发写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严格执行班规。
就这样,新的班规建立起来了。当我宣布新班规成立,并宣读学生自己定制的班规内容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给予学生信任会取得好的效果。
然而,这种由学生参与建立起来的课堂规则受到了一些老师的质疑。有老师说:“不能太迁就学生。这样做会损害你的尊严。学生怎么听你的?”另一位老师说:“在班上,班主任制定的班规是学生必须遵守的。如果他们这样说,他们怎么能改变他们?”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只是笑笑,给大家解释一下我的想法。“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学生自己做出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不支持?”
最后,事实证明我这次没做错什么。老师们反映,学生变得更自律了,上课会严格遵守班规和纪律。即使有些同学因为一时管不住自己而违反了班规,其他同学也会很快提醒他。学生更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没有更严重的违纪行为。而且当学生违反班规时,他们主动接受惩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是和老师争论、讨价还价。面对进步,同学们自豪地说:“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班规,所以要遵守。”
【案例二】分阶段不同策略,摸清学生习惯和心理。
每学期的之一个月,我觉得严格管理班级是更好的时期,因为学生刚放长假返校,行为习惯松懈,学习习惯丧失。所以这个时期严格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主性和自理能力。也许,因为这一个月我的班级管理是成功的,所以我的班级在很多方面都是幸运的。作为班主任,我每学期在后续班级管理中省了不少事。
每学期中期,我一般会实行宽松的管理,比开学之一个月要宽松很多。原因很简单。我只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把校园当成天堂,把班级当成学术花园。课后或课间,只要不是危险的游戏,你可以尽情地打乒乓球、踢毽子、跳绳、篮球...不玩疯不耽误学习。我
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一般会严格管理。我的想法是基于学生平时的表现。我绝不会因为快结束了,学费要提前收,就让学生为所欲为。我认为在这期间,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把和同学的关系保持在友谊和亲情的阶段。即使平时的友情努力提升为亲情,无论我们在亲朋好友之间管得多严,都不会让他们有离开的欲望,只会让他们更加舍不得和留恋。只有这样,这个学期才能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