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是什么意思
李爷爷在今天上午为生命打上了一个句号。
句号里的人情——平凡又熟悉的挥泪场面。李爷爷临终前,李奶奶哭肿了双眼,哭红了脸。他的儿孙齐聚那间屋子,给他送终。二个女儿,忍不住哭出了声。他儿子们眼泪哗哗,克制着不无声。他的孙儿拿开眼镜,不断擦泪。
79岁的李爷爷,离去前的这个场面被称为有福气。
句号里的追溯——贫穷的一生他是个农民,穷苦的农民。
种田是他的本行。但是他种得不够好。毕竟几亩薄地只能养家糊口。他常常说家里农田里整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他对做农田发财致富没有希望。
养猪呢?搞副业也不行。他说经常养死了,猪苗的本钱都葬送了,因此常常对养猪的李奶奶发脾气。
种地呢?花生不行。虫子爱吃,往往一场好收成就被虫子毁了。
油菜籽还可以。每年能够给家里补贴几个小钱,勉强换些洗衣粉之类。
去街上做生意呢?也不行。隔壁洪奶奶说他是初中生,在那个年代已经很了不起。可是洪奶奶也不明白为什么李爷爷出门卖布总是赚不到钱。
那么李爷爷做什么呢?还是种田。他只管犁田耕田,农忙时候挑稻子回来。这些事是男人们的事,其余的都是李奶奶的事了。
李爷爷还做什么呢?打麻将。每天不起早,睡觉起来就吃早饭,早饭过后是喝茶与抽烟。聚几个农村人树荫下,堂屋里聊聊天。中午就快到了。11点吃午饭,午饭后即刻打麻将。傍晚5点左右结束,吃晚饭。
李奶奶跟着后面服侍他,包括洗衣、做饭、盛饭、端洗脚水……
日子如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匆匆过去一辈子。
句号里的认知——培养好下一代才是王道李爷爷无数个梦想被无数个失败刺破。但是李爷爷识字,他做过队长,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于是他借钱欠债供养了二个儿子去读书,上了大学。
李爷爷活到79,正是几个儿子竭尽全力去供送营养品,一次又一次送他去医院治疗,才活到这一天。他小儿子最为孝顺,在最后一次实在无法医治的时候,依然把他送医院,做最后的努力。他小儿子说医院记录,光这一年6个月里,他送老父亲去医院住院已经是5次。如此已经是七八年了。慢阻肺等于是呼吸科的癌症,医生说最多只能保5年,这已经快10年了。
养育孝顺的子女,先送子女去读书,再让他们受受贫穷之苦。
李爷爷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丢给子女,但是子女送给他最大的孝顺。
句号里的启示——正直做人生命里,一辈子做正直的人。贫穷也能坚守正气。有正气才有品格。
懒惰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不讲道理。李爷爷虽然具有惰性,但是农村大队里遇到大事情,都请他去评个理。他评的理公道,有公信力。
句号里的反思——燃起生命的活力做人,需要去争取更大的幸福,去拼取更多的财富。
做人,不怕失败,勇敢地点燃工作与生活的激情。
活着,就那么一回,生与死的距离放入宇宙的时空里,不过是一小厘米,甚至一个小小的点,所以敬请珍惜!
生死都是自己的,与其让别人来衬托一生的轰轰烈烈,不如让自己来认可生命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