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文学、建筑、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明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出现了数百个自治城邦。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合并时,中国也处于诸侯国争霸的混战时期。经过多年的战争,秦国终于脱颖而出,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六国。
古希腊数百个城邦中,雅典和斯巴达一直是霸主。雅典的海军远强于其他城邦,而斯巴达则以强大的军队称霸。这两个城邦虽然强大,却没能统一希腊半岛。
为什么雅典和斯巴达没有横扫其他国家,统一希腊半岛?
▲见证古希腊辉煌的卫城。
1.封闭环境与城邦标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很多伟大的文明都是源于大江大河的“大江文明”。但古希腊文明不同于大河文明,大河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希腊半岛地形凹凸不平,80%是山地,只有20%是平原,平原土壤普遍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这样的自然环境不利于文明的出现。
▲希腊半岛的地形
但希腊半岛三面环海,海上岛屿众多,有利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古希腊人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把地中海作为活动的主要阵地。他们向南航行,穿越地中海,到达人类文明最早出现的古埃及,向东穿越地中海,到达古巴比伦文明的影响。
古希腊人通过海上贸易和交流吸收了两大文明的成果。公元前20世纪左右,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产生了古希腊文明。
▲早期希腊文明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
无数纵横交错的山川将希腊半岛分割成几个相对封闭的平原。分裂的地形使得半岛的内陆交通十分不便,不利于人们的交流,而地中海众多的岛屿则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古希腊的殖民地
受这种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出现了数百个城邦。这些城市国家通常以一个城镇为中心,周围是一些农村地区,所有这些地区的面积都很小。每个城邦占地50-100平方公里。
城邦有不同的面积和人口,大部分只有几千人。在这些小国中,有两个巨人——雅典和斯巴达。雅典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斯巴达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几十万。
古希腊城邦在农业中广泛使用铁制农具,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生产的产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符合“小国寡民”城邦的需要。
而且通过改革,城邦赋予了城邦公民一些权利,比如雅典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公民对城邦的认同增加了,公民个人与城邦紧密联系在一起。
▲雅典的市民大会
在古希腊人眼中,城邦是一个血缘群体。他们把血缘关系看得极其重要,每个希腊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比如雅典女神雅典娜。
各州不仅信仰不同,发行的硬币单位和颜色也不一样。再加上很多城邦热衷于海外贸易,各邦之间很少交流。虽然各州语言相同,但并没有“同族人”的共识。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诸侯混战时期,但各诸侯国仍以周王为天下共主。即使在礼崩乐坏之后,诸侯们依然认为自己属于“中国人”,以统一天下为目标。
▲春秋诸侯国
二、两强并驾齐驱,先天不足。在古希腊数百个城邦中,雅典和斯巴达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虽然雅典的领土多山,陆地空狭窄,但南部和东部的爱琴海有利于海上贸易。为了维持海外贸易,雅典大力发展海军,其实力远强于其他城邦。
▲粉色是雅典的所在地。
随着商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雅典人的生活相对富裕。雅典的民主促进了开放和自由的精神,使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成为古希腊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海军的强大弥补不了经济政策带来的劣势。重视海外贸易也切断了与半岛其他城邦的经济联系。这一缺陷给雅典统一各邦造成了很大困难。此外,雅典的军队还不够强大,不足以统一半岛。
斯巴达的情况与雅典正好相反。斯巴达位于半岛的南端。虽然面朝大海,但斯巴达更注重军队的建设。斯巴达男孩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男青年到了20岁就成为士兵。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斯巴达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治希腊南部多年。
▲斯巴达战士
公元前546年斯巴达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军事联盟。虽然斯巴达在所有城邦中面积更大,人口最多,但它并没有统一希腊半岛的野心。
在联盟中,斯巴达虽然可以召集全体成员国开会,并在战时担任盟军总司令,但联盟内各州在内政上是独立的,在关系到整个联盟的和平与战争问题上拥有平等的投票权,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于长期重视军事,斯巴达的文化、教育、经济相对落后,难以影响其他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先天不足,加上城邦的互不认同,使得统一之路异常艰难。
古希腊人崇拜城邦的自由,反对帝国的观念。在各州公民看来,城邦的独立高于一切。这种对城邦独立自由的热爱,使得各国人民极度排斥外国人,甚至视外国人为敌人。斯巴达曾经禁止其公民与外国人过多交往。
这种把非本国人视为外国人或敌人,没有“世界”认同的思想,把每个城邦的爱国热情限制在自己的城邦。所以,虽然各个州在国籍和语言上是一样的,但不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第三,外敌入侵,分歧难以解决。如果是因为在和平时期,雅典和斯巴达没有意识到很多城邦其实是同一个民族,没有统一希腊的意识;然而当异族波斯人入侵时,并没有激发古希腊人团结起来。
当希腊城邦制度兴盛时,其东侧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波斯。波斯人于公元前550年建立波斯王朝,接连发动多次入侵希腊城邦的战争。公元前490年,波斯的大流士一世再次出兵进攻希腊城邦。
▲大流士一世
波斯兵分两路,一路穿越土耳其海峡,自北向南征服色雷斯和马其顿;直往西,征服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南海岸)。
被波斯侵略的希腊各邦终于意识到,一直说同一种语言的各邦其实是一家人,波斯是外族。所以他们向雅典和斯巴达求助。
▲波斯军队入侵路线图
斯巴达认为波斯入侵的地点并没有威胁到自己。而且斯巴达是为了让雅典和波斯两败俱伤,所以没有参加希波战争。
雅典派出军队支援被侵略的国家。公元前490年,波斯和雅典在马拉松平原相遇,雅典最终以192人死亡为代价,消灭了6400名波斯军队。此战之后,鉴于国内局势不稳,波斯选择撤军。雅典在这场战争中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它在城邦中的威望和政治影响力。
▲马拉松运动示意图
暂时撤兵的波斯还念念不忘希腊。10年后又派出30万大军,1000艘战舰入侵。在这场战争中,波斯军队在空之前是强大的,希腊各邦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维护城邦的独立和自由,斯巴达雅典联合起来组成反波斯联盟。两个大国结合了各自的优势——海军和陆军,成为抵抗波斯的中流砥柱。温泉关之战,300名斯巴达人牺牲,波斯伤亡近2万人。
▲温泉关战役
雅典利用战船灵活的特点,重创波斯海军,大部分战船被毁。损失惨重的波斯被迫从希腊半岛撤军。希腊城邦赢得了第二次希波战争。
▲萨拉米斯海战
希波战争是雅典和斯巴达完美合作的经典范例,也是空之前希腊各城邦合作的时期。虽然这场战争让希腊各邦意识到他们是一个种族,但城邦对自由和独立的要求仍然远远高于他们对统一的理解。
因此,各邦在失去外敌压力后,仍然坚持“城邦优先”的原则,为了城邦的独立和 ***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最终导致内斗。
第四,内战爆发,两败俱伤。希腊城邦只是击退了波斯的侵略,但并没有完全消除波斯的威胁。为了继续对抗波斯,公元前478年,希腊半岛北部的150多个城邦成立了提洛同盟。
雅典凭借强大的实力,迫使加 *** 盟的城邦成为其附属国。把雅典联盟的国库搬到自己的国家,严厉镇压宣布退出联盟的城邦,规定同盟国采用雅典的货币,等等。轮胎联盟成为雅典的私有财产,“雅典帝国”初步形成。
▲泰勒斯联盟和斯巴达联盟
雅典的强大和剥削引起了其他城邦的不满,他们认为雅典威胁了他们的独立。斯巴达担心雅典太强大。雅典的帝国思想与斯巴达主导的城邦本位思想之争,最终演变成希腊城邦之间的混战。
450年前,雅典和斯巴达爆发了长达6年的冲突,被称为“之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因为双方都不能摧毁对方,他们最终讲和了。
▲伯罗奔尼撒战争地图,蓝色箭头是雅典的进攻路线,红色箭头是斯巴达的进攻路线。
好景不长,雅典和斯巴达在431年前再次开战。战争初期,雅典及其盟友利用海军优势进攻斯巴达,斯巴达及其盟友利用陆军优势对抗。双方的优缺点都很明显。所以经过多年的战争,双方都有赢有输,战争再次陷入僵局。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为了削弱希腊各邦的力量,波斯积极介入希腊各城邦的内战。为了打败雅典,斯巴达与波斯签订了《米利都协定》,尽管波斯是异族,通过出卖小亚细亚城邦的自由获得了波斯的支持。
公元前412年,波斯正式介入战争,波斯积极支持斯巴达发展海军。公元前405年,斯巴达海军在阳河口外的赫勒斯海峡打败了雅典海军。雅典的170艘战舰中,只有9艘幸免于难。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也叫洋河口战役。
公元前404年,雅典战败,被迫解散提洛同盟。雅典及其同盟城邦接受了斯巴达的领导,斯巴达成为全希腊的霸主。
战争结束后,斯巴达人向蒂罗尔联盟各城邦征收贡品,建立寡头政治取代民主政治。斯巴达的政策再次导致希腊战乱不断,严重削弱了希腊城邦的实力。
在内斗不断,希腊实力不断削弱的情况下,波斯利用渔翁之利,充当了调停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公元前387年,诸城国应波斯要求签订协议。该协议不仅保证所有希腊城邦享有自治权,还规定一旦某个城邦违约,波斯可以介入。
所有希腊国家都接受了波斯仲裁。这一调停宣告了城邦本位主义战胜了帝国统一的思想,雅典和斯巴达彻底退出了统一希腊的重任。
最终,希腊统一的重任落在了北部马其顿人的肩上。马其顿人长期处于希腊文化的边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他们被希腊人称为“野蛮人”。趁着雅典、斯巴达等城邦的衰落,马其顿学习了更先进的希腊文化,开启了“希腊化”的进程。
▲马其顿的位置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公元前337年马其顿统一希腊后,亚历山大继续对外扩张。经过10年的战争,他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庞大帝国。
▲亚历山大的征服之路
长期作者|杨阳洋
扬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托马斯[/s2/]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全球情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