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黄花瘦这句的来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作者:李清照【宋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黄花瘦典故
赵明诚在外为官,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了,这可想煞了李清照。于是,清照写了一首词《醉花阴》,寄给赵明诚,像老公示爱。这可是一首格调高雅的情诗啊!明诚岂能不懂?他接到情词后,大受感动,赞赏有加。他看着词女老婆娟秀的字迹,绝佳的词文,一遍遍地吟诵着,连声夸奖说:“好,写的太好了!”
但又心有不甘,想和老婆PK一下。
于是,他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共写了五十首词,然后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抄了一遍,混杂其中,拿给友人陆德夫看,让他挑选出更好的词作。友人玩味再三,对赵明诚说:“只有三句绝佳。”明城问是哪三句?友人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听了,眼珠子睁得老大,顿时呆了。他盯着陆德夫,哑口无言。这下是服了老婆了。
明诚啊,你真是不自量力,搞金石研究,你行,吟诗作词,那可是清照的专长,这就叫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拿自己的短处比老婆的长处,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你的老婆可是当年词压帝京的之一才女,你哪能比过她呢?别在逞能了,去玩你的金石书画吧。
自此,赵明诚甘拜下风,不再与老婆争高下,他也更加爱慕敬重词女老婆了。
人比黄花瘦欧阳修
此词不是欧阳修写的,是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 *** 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人比黄花瘦,黄花指什么
人比黄花瘦,“黄花”指的是:菊花人比黄花瘦,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做的《醉花阴》中的末句,其中的“黄花”指的是:
1、就词义而言,“黄花”有多种释义,这里指的是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
2、就喻意而言,“黄花”指的是作者本人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赵明诚的“柔肠寸断心欲碎”之情。
3、就引申义而言,“黄花”指的是所有思妇,表达了她们思念远行丈夫的感情。全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人比黄花瘦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人比菊花更加消瘦。黄花,指的是金黄色的菊花。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李清照的这部作品表面上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表达了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原诗如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黄花瘦全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对比
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 *** 彩。
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人比黄花瘦指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九月初九,因为读音和“久久”不谋而合,所以也被人们赋予了长寿的含义,在1989年的时候更是被定为“敬老节”,告诫人们要多关心身边的老人。
在古代,九是非常尊贵的数字,它和“久”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命长久、长寿的美好愿望,而在现代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人们敬老、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