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湖前的一个小区,陈金忠带领队员在绿化带里寻找鼠迹。
福州晚报记者见习记者林雅/文记者石/摄
陈金忠出门前赶着老鼠疯狂繁殖。
从4月7日开始,鼓楼区五凤街所有社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带着专业的灭鼠队伍,在每个小区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灭鼠“防线”。
4月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4月7日至30日,福州在城区开展统一灭鼠活动。近日,记者走近有着13年灭鼠经验的陈金忠,了解他的灭鼠故事。
找出“鼠迹”并进行控制
63岁的陈金忠是五峰街道的退休职工。他在公共行政办公室负责健康和疾病控制。曾任美丰社区主任。2007年调到五峰街道后,他开始负责“卫生口”。
五峰街道下辖11个社区。小社区有三四百个饵站,大社区有五六百个饵站。陈金忠需要做的是,引导社区、物业办、专业消毒公司,根据社区环境设置灭鼠“防线”,做好灭鼠宣传。
“春季是鼠类繁殖的高峰期,也是灭鼠的更佳时机。”10日上午,戴着口罩和手套的陈金忠带领福州青蓉消毒公司的两名成员来到钱虎小区一个无物业管理的小区,讲解灭鼠和灭鼠工作。
陈金忠告诉记者,如果不杀老鼠,一只老鼠会有七八窝,一年六七窝,三个月老鼠就性成熟了...这样,一年一对老鼠就可以繁衍出几百个子孙。所以,春天一定要和老鼠“战斗”。
他们只是把灭鼠药一个个装进一个绿色的陶瓷制品里,上面写着“毒饵站”的字样。“这是一个学习把诱饵站在哪里的问题。放的地方不对,就不会有老鼠。”陈金忠介绍,老鼠智商高,灭鼠是“拼智商”。要根据老鼠的活动习性和路线,准确布置“防线”。
十几年的灭鼠经验,让他早已熟知“鼠迹”。
“厨房下水管道周围、楼梯下、绿化带内、垃圾桶后面、墙角等。,都是必考点。”他解释说,下水管道里有厨房残渣,是老鼠的更爱;楼梯下、墙角等地方阴暗隐蔽,是老鼠休息磨牙的“胜地”;绿化带往往隐藏着老鼠的“故乡”。
放老鼠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老鼠只有在服用相应剂量的老鼠药后才会死亡,于是陈金忠不得不带领专业人员连续投放老鼠药——一般要7天才能检查一次补药。如果是雨天,进补的频率会更高。
灭鼠是个技术活
在老鼠药之后,我们必须找到老鼠洞。只见陈金忠和他的队员们熟练地往绿化带里钻。
“一般老鼠洞会在绿化带,垃圾桶附近。”陈金忠介绍,看到老鼠洞后,他们一般会用脚把洞跺烂,然后找水泥把洞彻底封死,以免后患。
很多市民担心:吃了老鼠药的老鼠死在家里怎么办?
陈金忠说,这个概率很低,灭鼠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寻找死老鼠。
“我们要找到死老鼠,集中消毒,撒上石灰粉填埋。”陈金忠介绍,寻找老鼠尸体也是一项技术活。老鼠的尸体一般都在阴凉处,墙角和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是由于老鼠药的作用。
他解释说,老鼠的视力很差,但它们有敏锐的听觉和发达的嗅觉。他们熟悉人类的灭鼠器官和杀鼠剂,在与人的“斗智斗勇”中越来越聪明。如果一只老鼠在服下老鼠药后掉到了诱饵站,会在同类老鼠中发送消息,告诉其他老鼠不要服用,这样老鼠药就没用了。因此,专家发明了抗凝血灭鼠剂。老鼠吃一点点不会马上死,但是必须吃下相应的剂量才能死。而且老鼠吃了老鼠药后会感到口渴,寻找水源或者阴暗的地方,所以一般都会死在水源附近。这使得老鼠死在房间里的概率非常低。
“这些年来,老鼠少了很多。”陈忠说,以前投放老鼠药后,一天能在一个小区发现二三十只老鼠尸体,现在一些小区一只都难求。这主要得益于城市环境卫生的不断改善,如垃圾分类和每年四次灭鼠,有效降低了老鼠的密度。
他提醒,灭鼠工作不能只靠社区和物业办,还需要每家每户共同努力,保持家居环境整洁有序,堵塞家中缝隙,空调整孔洞,收集家中食物,及时处理剩饭剩菜。
来源: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