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将门家族很多,但没有一个家族能像北宋杨家将那样知名。借助戏剧和评话等文艺形式,杨家将在民间几乎成为忠勇的象征,可谓家喻户晓。
在《杨家将演义》中,从杨业开始,几辈人为大宋驻守边关,满门忠烈,殉职殒身者不知有多少。男的打光了,女的上,杨家的女人们巾帼不让须眉,在杨业夫人佘老太君的率领下,上演了《十二寡妇征西》的传奇。这些终究的民间的演绎,不能当真实的历史看待。那历史上的杨业到底是什么样?杨家将的真实面貌又是怎样的?今天就来梳理一下。
历史上的杨业,出身于地方豪强家族,父亲杨信是五代时期北汉的一个小军阀。杨业自小从军,很受北汉国主刘崇的喜欢,一度赐姓给他,因而又名刘业。
在北汉期间,杨业就已声名远扬。他负责防御辽的进犯,令敌人闻风丧胆,创下了“无敌”的称号。赵光义灭了北汉后,杨业归顺了宋朝,还是负责对辽的战争。
北宋初年,赵光义派遣三路大军北伐辽国,西路军主将是潘美,杨业为副元帅、先锋,但监军王侁不知军事,轻敌冒进,后又畏敌先退,置杨业于险境,使杨业在金沙滩战败被俘,几天后绝食而死,他的二儿子也在这场战斗中阵亡。赵光义大怒,王侁被流放,潘美被降级。
杨业死后,其长子杨延朗继承父亲遗志,继续为大宋镇守边关。据说,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专门克制辽国,因为杨延朗的威名,辽人都称杨延朗为“六郎”。演义中,说杨业儿子众多,号称“七郎八虎”,其实都是演义瞎编的,杨延朗被称为“杨六郎”也并非排行老六,而是对应天上的星宿。“杨六郎”这个称呼的史学渊源是出自这里。
真实的杨家将,比起演义来,或许不够惨烈,但忠义的底色不变,这给民间文艺工作者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北宋在自己人和后人的眼里,一直是受气挨打的形象,需要这么一个家族来表达不满、寄托希望。几乎与杨家将存在的同时,杨家将演义就产生了,并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每当人们觉得国势不振时,就把杨家将的故事再讲一遍。
杨家将的故事,已然成了一座精神的坐标,象征着中华民族性格中最刚烈义勇的那部分。回响在历史的天空,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