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人,告别了中年,即使再不情愿,也要直面“老”这个事实了。
60岁的人,更要对自己上心和负责,不要误以为年纪大了,就可以不作为、听天由命、随风飘零了。
60岁的人,要主动经营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伴侣、子女、命运、社会,这样做,只会让你陷于被动。
所谓“老有所依”,依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别人不对你好了,不再那么尽心尽力管你了,你即使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没用,苦的只有你自己。
幸福的晚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自己去“渡”。
60岁的人,会面临4道坎。60岁之后的人生,一步一步仍需好好选择和经营。跨过去,安享晚年;跨不过去,晚年凄惨。
做“好老人”还是“坏好人”?
过了60岁,请立志做个受人尊敬的好老人。老,不是不守规矩、没有素质的保护伞,更不是作恶的保护伞。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你。如果你遵纪守法、和善讲理,别人才会尊重你;如果你仗着自己老,蛮不讲理、为老不尊,只会遭到别人的嫌弃和鄙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坏老人的晚年不会幸福。
有没有自制力,养成良好的作息?
60岁以后,会处于退休的状态,时间上能比较自由地支配。这时候,依然要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看电视、长时间午睡、白天窝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如果长期这样做,生物钟会紊乱,人会变得懒散消沉、混日子,不利于身心健康。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年纪大了,睡眠就短了,睡三五个小时就够了”。不要一味因为这个说法,而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有意无意中将自己的睡眠时间缩短。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觉得自己每天和年轻人一样睡7、8个小时就是不正常。只有睡够了,精力才会好。
能不能接受新事物,学无止境?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东西冒出来。其实,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被与世隔绝了几年,再回到凡尘俗世都会恍如隔世,融入不了这个社会。
所以,不要把“老了,脑子不好使了”当作停在原地、不接受新事物、不与时俱进的借口。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选择不学习、不前进,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人老了,确实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记忆力下降、接受能力下降。但是这就好比长跑,你只是体力差一些、跑得慢一些,不至于落后太多。
而如果你因为自己老了,不跑了、退赛了,一段时间后,你和时代的差距就不是量上的,而是质上的了。并不是时代抛弃了你,而是你抛弃了你自己。
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
心态决定一言一行,言行的积累又会决定命运。“积极乐观地正视老”,还是“消极悲观地逃避老”,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就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只有积极乐观,才会为自己晚年经营谋划:锻炼身体、调整作息、健康均衡饮食、学无止境,将人生的下半辈子尽可能过得充实,不让自己“虎头蛇尾”,等真正凄惨时,后悔都来不及。
结语:
60岁的人,会面临4道坎:1)做“好老人”,还是做“坏老人”?2)有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能不能养成良好的作息?3)能不能不让自己成为“老顽固”,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4)是积极乐观地正视老,还是消极悲观地逃避老?
如果能够顺利跨过这4道坎,相信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