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的形象特点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的形象特点为
1.性格旷达狂放,自由懒散,经常不沐浴洁面,经常放纵自己,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更加放纵自己。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2、鄙视权贵:不接受当时政权的拉拢。
3、仗义执言。
竹林七贤嵇康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世说新语嵇康从容赴死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二》
一个士人的出生大多不是传奇,能见出名士风流的只有死亡了。嵇康临刑,神色不变,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与前呼应,果然无“喜愠之色”,至死如此,可见其生命常态。索琴,抚琴,从容坦荡,无怨愤,不懊丧。一曲完毕,所说的一番话,仿佛是为印证,何谓生命不息,反省不止。
嵇康四十而逝,比活了七老八十的,多的是那种精神的质量,至死保持独立的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三千太学生 *** 朝廷,都没能动摇司马昭杀嵇康之心,那个时代,一个人即便才学再出众,深得人望,不能为司马氏集团所收服,那越出众的才学越是罪,不敢奢望寿终正寝。嵇康被杀不久,司马昭就后悔了。
世说新语中嵇康的故事
【原文一】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土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引子】孙登隐居于汲郡北山,嵇康进山采药偶遇,觉得孙氏仙风道骨,遂与之交往。
【白话】嵇康到汲郡的山中游览、采摘,遇见了隐居修行的道士孙登。他看到孙氏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非常对自己的脾性,便和他交往了三年之久。后来,嵇康要下山,临走时孙登半是惋惜、半是劝告地对嵇康说:“您才高八斗,只是明哲保身的 *** 还差的远些。”
【原文二】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引子】山公,山涛,字巨源,曾任吏部郎即选曹郎(相当于中组部司局长),主管官吏考核、选授。后升任散骑常侍,拟推荐同是竹林七贤的好友嵇康补缺。嵇康认为山涛侮辱了自己,就写信与之绝交。即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白话】山涛自选曹郎升任新职,想推荐好友嵇康补缺。嵇康得知消息后非常气愤,认为山涛是在侮辱自己,于是愤然写信与之绝交。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嵇康人物形象
嵇康人物形象分析: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嵇康淡泊名利、追求身心自由、坚守独立人格,这些在今天都有深广的意义。追求身心自由重于追求名利。
文中嵇康拒绝谋求高官,虽然家园破败,但他有酒,有琴,高朋满座,身心自由。品德重于才能。作者对有才有德的嵇康充满敬意,而对有才无德的钟会十分鄙弃。
嵇康是诗人吗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诗人。
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幼年即十分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育有一儿一女。
嵇康擅长音乐,作有琴曲《风入松》;又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又通绘画、书法。唐张怀在《书法会要》中目之为草书第二。嵇康尚老庄,曾说“老庄,吾之师也!”,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曾推荐他做官,他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为官。司马昱谓叔夜“俊伤其道”。吕安之妻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 *** ,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全门第清誉。但吕巽害怕报复,遂先发制人,反诬告吕安不孝,吕安遂被官府收捕。嵇康义愤,遂出面为为吕安作证,触怒大将军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劝说司马昭,将吕安、嵇康都处死。嵇康临刑前,三千名太学生 *** ,求司马昭赦免嵇康,并让其到太学讲学,但并未获准。在刑场上,嵇康顾视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曲罢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赴死,时年四十。其子嵇绍,后为晋朝之侍中,八王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而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