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灯火通明。在会展中心正前方的“夜市一条街”上,卓小英的肉摊成为鞋子、衣服、玩具等各种摊位中的一股“清流”。一盆盆可爱娇嫩的多肉植物吸引了一个又一个顾客,很多顾客还现场向这位19岁的姑娘请教种植技巧。
回答流畅,女生现场“传授”种植技巧
“哇!好看又有肉。”路过卓小英的摊位前,许多顾客被几十盆鲜肉吸引而驻足。“看看有没有喜欢的?这些都是我妈自己种的,都适合在玉林种。”她热情地迎接顾客。
“你的品种我家里都有,但是都没有你的好看。”一名中年男子一边打开手机相册一边说道。看到这位顾客养的肉肉都是绿色的,卓小英解释道,“肉肉需要阳光和通风,更好是露在楼顶。如果你不晒太阳,它就会变绿。晒完太阳,果肉会变成粉红色、橙色、果冻状……”。摆摊的时候,卓小英一遍遍提醒顾客怎么种。遇到多肉情人,即使对方不买,她也大方赠送多肉苗。
为了养活女儿,母亲“不情愿地放弃了自己所爱的”
卓小英,19岁,大三学生,家住玉州区大塘镇。她的妈妈何易是多肉界的“大咖”。经常有人来这里想买,但是都被贺一万拒绝了。“我亲手种下的肉肉,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舍不得卖,只是偶尔送给朋友。”
"我想挣下学期的生活费."寒假回家,卓小英和妈妈提出想摆地摊多卖点肉。之一次听到女儿的想法,何毅的之一反应是不同意。看着女儿充满期待的眼神,何姨答应了。
起初卓小英在镇上摆摊,卖的不多。搬到“夜市一条街”后,卓小英的生意明显有了起色。“有一对年轻夫妇,是肉食爱好者,连续两晚光顾,卖了7锅肉。”志同道合的“肉友”卓小英也会把妈妈的礼物推给对方。她指着身后的两盆肉苗说:“这是我妈特意让她送给小两口的。”
工作了四五个月,她攒了一万块钱。她“照顾自己”学费和生活费
卓小英向记者感叹,“从社会出来,才知道生活的不易。其实摆地摊也不辛苦。”原来卓小英在中专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医院的毕业实习。“医院的工作本身就比较辛苦,下班后还要自己做饭。有时候累到不想做饭只能在外面吃碗粉。”然后她又找了一份理疗师的工作。“那时候月薪两千多。我一个月才花了四五百,至少2000元。”卓小英高兴地说,工作了四五个月,攒了一万块钱。交报名费的时候,我交了8000元学费的一半,整个学期都不用找父母要生活费了。
“我有能力赚点生活费,既能减轻父母压力,又能锻炼自己。作为诊所的理疗师,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这个寒假摆摊,学到了与人沟通和做生意的技巧。一次又一次,卓晓颖明白了“如果你能做到,那就放手去争取你想要的生活。"
图片采集:记者庞贤
来源:榆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