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金钱龟图片大全大图
一千元和几百元,你会选择哪一个?这个简单的选择题,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答案。可是,1982年,一个重庆的农民在无意捡到一件文物后,面对文物贩子一千元的开价,他却选择了后者。
看到这里,有的网友可能会说,一千元也没多少,兴许人家家里有钱,压根也不在乎这点钱。
要知道,1000块放到现在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八十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毕竟在那个年代,猪肉、鸡蛋都只要一块多一斤,按今天的物价来换算,八十年代的一千块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两万多元。
而这位捡到文物的农民,最主要的收入就是种地,一个月最多只有十块钱,这一千元可相当于他几年的收入。
什么人会放着一千块不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偶遇珍宝1982年底的一天,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一位农民刘定权像往常一样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脚底踩到一个硬物,刘定权猝不及防地让这个玩意儿咯得脚生疼。
刘定权定睛一看,原来是土里埋着一个小疙瘩,已经冒出半个头了,正是这个东西咯着了他的脚。
他把这个疙瘩捡起来,左看右看,看了半天,因为其外部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泥沙,所以也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刘定权心中十分疑惑: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带着满腹的疑惑,刘定权来到河边,将这个疙瘩表面的泥沙都清理干净,这才让这个泥疙瘩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这个小疙瘩通体金黄,上方有一只雕刻精细的乌龟,下方是一个正方形的台子,上面还刻有一些奇怪的花纹。
刘定权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玩意,刘定权将它揣在兜里带了回去。回去之后,刘定权问遍了村里人,大家也都没见过这样的玩意儿,都说不认识。最后,还是村里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站出来说,这个可能是古代哪个大官用的官印。
不过老者也只是猜测,并不能肯定这东西的身份。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头?这个问题困扰了刘定权许久。
有一天,刘定权和妻子吃完饭在自家院子里休息,妻子忽然想起了那个乌龟,便对刘定权说:“那东西如果真是那个大官的东西,它又金灿灿的,肯定是块金子。”
刘定权对此也十分好奇,他当了半辈子农民,哪有机会见识这么大一块金子。
金子的质地偏软,如果含金量够高的话,用牙齿一咬,就会在上面留下痕迹。
说干就干,刘定权的妻子从屋里找出了那件东西,张嘴就是用力一咬,果然在上面留下了一个清晰的牙印,这可把刘定权的老婆高兴坏了。
看着欣喜若狂的妻子,刘定权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怀璧其罪都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时一个普通人拥有价值连城的宝物,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刘定权从土里挖出金子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附近各个村子,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要观赏一下这金乌龟的风采。
其实很多人借着观赏宝物的机会来找刘定权,只是想要打听刘定权挖到宝物的地方。在地里辛苦劳作一辈子,农民也注定发不了财,许多人打着主意,如果能像刘定权一样捡到一个宝贝,那就是能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刘定权怕事情越闹越大,不好收场,便一一的回绝了。
但很快,还是有个不速之客的出现,打破了刘定权平静的生活。
一天,一位村民领着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了刘定权家,这个人一脸神秘兮兮的,想要买走刘定权的“宝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刘定权一眼就认出,眼前这个不怀好意的男人是个文物贩子。
文物贩子笑得一脸谄媚,听说刘定权在江边捡了个宝贝,便火急火燎子地找人带他来到了刘定权家。
文物贩子认定像刘定权这样的大老粗肯定不识货,故弄玄虚地仔细打量了金乌龟后,开出了两元的价格,便要买下这个金乌龟。
刘定权心中有些疑惑,他果断地拒绝了这个不怀好意的文物贩子。
一方面,他认为这样一个宝贝,如果真的只值两元,这个文物贩子一定不会这样大费周章地跑来。
另一方面,这个金疙瘩毕竟只是他捡来的,虽然村民都已经默认这是他的私人物品了,但刘定权还是觉得私自贩卖的行为是不对的。
那文物贩子倒也是个有恒心的,也不轻言放弃。被刘定权拒绝后,他认为是价格没谈拢,只要抬高价格,刘定权这样过来一辈子苦日子的的庄稼汉肯定会心动。
文物贩子再次登门造访,这次直截了当地出价一千元。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一千元可不是一笔小钱,这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农民好几年的收入。
面对对方如此高的开价,刘定权却高兴不起来,心里反而更加不安起来。短短的几天内,这个文物贩子从两元直接翻了几百倍到一千元,那么这东西的实际价格肯定远远超过一千元。
刘定权这下可坐不住了,赶紧带着这个宝贝连夜赶到了当地的博物馆。他想让博物馆的专家们好好的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好打消自己多日以来的疑虑,让自己睡个安心觉。
要是换做旁人,捡到这么个金疙瘩,早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可刘定权是个老实本分的人,这个宝贝越值钱,他越不敢对它心存贪念。
自打捡到这个宝贝以来,刘定权还来不及高兴,就每日活在深深的惶恐之中,他总觉得自己被很多双眼睛盯着。
他迫切的希望专家鉴定出这个宝贝的身份,让他重新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
经专家鉴定,这个金疙瘩确实是个宝贝,还是个无价之宝。
这是一枚汉代的偏将军金印章,含金量很高,达到了96%。
印章整体由一只雕刻精细的金乌龟加之下方的正方形金印组成。印章中的乌龟虽小,却雕刻的十分精细,龟甲上还有装饰有重环状的花纹。下方的正方形金印不算大,整体只有大约两厘米高,长宽各为2.4厘米。整个印章分量很重,有一百多克。
印章的底部用阴文刻着“偏将军印”五个大字。
专家推测,这块金印章很可能是跟着墓主人下葬的随葬品,因为近几年天灾发大水,才将它从墓里边冲了出来,经过泥沙的沉淀,才出现在了嘉陵江边。
这样一块重达一百克,又几乎是由纯金打造的印章即使放在古代,也是十分稀罕的宝物了,足以显示持有者的身份尊贵。
那么偏将军又是什么人呢?相信大多数人只听说过“将军”的官名,对于“偏将军”这个名称是十分陌生的。
其实,“偏将军”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名,命名为“偏”,是“辅佐、辅助”的意思。
偏将军大多为将军的副手,主要的工作就是辅佐将军管理军中大小事务。实际上,偏将军的地位不算太高,通常是由皇帝指定,也有的是由将军亲自从军中的校尉或裨将提拔而来。
偏将军这一职位始于秦代,在三国时期最为兴盛,但在后世就慢慢的不常见了。三国时期,有许多人们熟知的英雄人物就做过偏将军,如关长云关羽、张辽之子张虎等。
刘定权误打误撞捡到的这个偏将军印,确实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据史料记载,西汉和东汉的官印制度中规定了,皇帝用龙纽,只有高级官员才能使用龟纽,更低级别的官员们只能用鼻纽。
在两汉和魏晋时期,十分流行用黄金制造官印。但考古学家们对这方面的发现还很少,目前只发掘了二十几枚金制官印,其中为两汉时期的只有十几枚。
金制的官印非常难得,能够发现一枚,就已经是十分重大的考古发现了,更何况刘定权发现的这枚还是金制的偏将军印。
目前能够见到的偏将军印大多为银质或者是铜质,刘定权在嘉陵江边发现的这枚是现存的唯一一枚金质偏将军印章。因此,这枚偏将军印后来也成为了重庆市博物馆其中一件镇馆之宝。
为了嘉奖刘定权主动上交文物的善意之举,博物馆决定给予刘定权350元的现金奖励还有一张捐赠证书。
虽然350元比起1000元是少了很多,但背后蕴含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私自倒卖珍贵文物的文物贩子,一个是帮助国家收回文物的英雄,尽管没念过几天书,刘定权还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多年之后,这个当初被文物贩子开价一千元的金印章如今在拍卖会的估价已经到了两亿元。
刘定权有一次参加博物馆展览,经过这枚金印章时,他停下了脚步,望着它许久不愿离开。
事后许多人嘲讽刘定权,认为他现在看到这个宝贝能卖到两亿元,一定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可刘定权却说:“要是知道它是价值这么大的宝贝,我一定不会让他妻子咬出那个牙印。”
原来,他不是悔恨自己错过了这样一个一夜暴富、脱胎换骨的机会,只是在后悔自己让这件无价之宝留下了瑕疵。
拿到这笔奖金后,刘定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房子好好的修整了一下,然后补办了一个婚礼。
当初和妻子结婚时,家里太穷,连一个正经的婚礼都没办,如今拿着这笔钱,就可以好好地给妻子补一个婚礼了。
总结1000元和350元孰多孰少,其实谁都知道,可刘定权还是做了在世人眼中这个“很傻”的决定。事实上,甚至刘定权在选择上交文物时,是不知道自己会拿到现金奖励的。
1000元,对于月收入只有10块钱的刘定权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他没有贪心。
其实在那个年代,各种技术都没有现在这么成熟,文物走私贩卖的现象很是猖獗,各种文物贩子四处流窜。刘定权捡到金乌龟的消息流传出来之后,也不乏文物贩子找上门。
面对这样的双重诱惑,家境贫寒的刘定权没有在诱惑面前迷失自己。
做了一辈子老实本分的庄稼汉,他最后也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在那个朴实的年代,有很多刘定权这样的人,勤勤恳恳、拾金不昧,很多人甚至以贫穷为荣。反观我们的现代社会,社会乱象频发,人情冷漠,我们的社会仍然需要“刘定权”,需要这样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