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骨(昆仑山巨骨)
在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经常能发现许多人体雕塑或壁画。这些出土文物中的人类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基本相同,但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夸张。比如敦煌壁画中有很多夸张的人物,比如脖子缩短、圆头大肚、眉毛鼓鼓的金刚画像。用这种夸张的方式来突出人物的鲁棒性。
人物也用这种方法,如三星堆出土的蚕丛雕塑。蚕丛和鱼凫是中国古蜀文明的创始人,李白的《蜀道难》描述了“直到这一地区的两个统治者,在迷雾时代中挤了进来”。根据传说,蚕丛带领古蜀人民养蚕,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在古蜀历史上,蚕丛的眼睛像螃蟹一样突出。我们也可以从蚕丛的雕像中看出一二。
还有一种写实人物雕塑,意在描绘人的真实生活。最著名的写实人物雕塑是在中国Xi发现的兵马俑。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据说兵马俑是秦始皇设置的陵墓守卫。这些兵马俑形状各异,一般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出征时的部队类型。它们栩栩如生。
只是所有出土兵马俑的平均身高是180cm,这很让人吃惊,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土生土长的人比现代人矮很多,但是兵马俑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种常规观念。然而,兵马俑也可能是工匠的一种夸张的技术,以这种方式表达秦军的力量。战国七雄中,秦人的身体素质应该是更好的。当地民风彪悍尚武,长得比别人高很正常,因为一直要和西边的羌人打仗。
所以秦兵马俑的高度并不能算作古人的真实高度,但是2016年山东大汶口出土的很多遗存却让人怀疑古人的真实高度。大汶口发现于1959年,此后一直被列为国家重点考古遗址。根据土壤、文物材料和年代分析,大汶口文化大约是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240年,很久远了。
2016年,考古学家在大汶口焦家遗址有了新发现。这次发现了200多座墓葬,有许多精美的玉器,一些陶瓷罐和劳动工具。然而,最让考古队惊讶的是墓主人的身高。据统计,遗址中的遗骸至少有1.8米,其中最突出的是一个2.4米高的遗骸。这几十具骨架的平均高度是惊人的2.05米。
看到这一考古发现后,有外国网友笑称:“这是姚吗?”而我们更倾向于此的是中国古典《山海经》中描述的“巨人”。很多人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描绘古人想象出来的妖怪的奇幻著作,但实际上《山海经》包括了古人对地理、物产、动植物、巫术、神话传说等进行统计后写成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虽然包含了很多夸张虚构的成分,但也有迹可循,比如“狮子如五色虎”。“尾巴比身体长”应该是现在的雪豹,独角兽应该是现代的独角巨犀,等等。所以《山海经》中的巨人盘瓠,很可能就是大汶口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