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贝尔奖获奖作品(莫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原创第二小学书法2021-05-26 01:11:31
俗话说“亲戚望亲戚富,邻居望邻居穷。”有钱的亲戚可以互相帮助,有钱的邻居只能互相羡慕。
但对于作家莫言来说,成名后的遭遇,不得不把这句话翻过来。
“莫言,不要以为你的文学水平很高,也不要以为我们村就你一个人有本事。”表哥宁赛叶很不服气。“说实话,我的文学水平比你低吗?”
(表哥宁赛叶)表哥是个自命不凡的人。他一直认为表哥莫言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甚至更好。
莫言刚成名的时候,他表哥没日没夜的写文章证明自己,由莫言发表。说实话,文章水平一般,任何报纸杂志都不会要,所以莫言不允许。
我以为我表哥能看懂,后来我署名“这是著名作家莫言的表哥宁赛野的代表作”的文章,发给了一家小报。为了让文章更有分量,他找莫言给自己写推荐信,莫言还是拒绝了。
一般来说,人在被拒绝时,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是自省,二是怨恨。可惜,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现实大多倾向于后者,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比别人差。
从一开始我表哥就认为莫言在文坛的成功是因为运气好,水平不如自己。
连续被拒两次后,他不但没有反省自己,还认为莫言是嫉妒他的才华,不想让他被世人注意,所以怀恨在心。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位表哥的真面目了。事实上,他并不是那种“满口诗书”的人。他只是受不了看到莫言出名,出于嫉妒,觉得自己哪里都可以去,其实哪里都去不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不肯承认莫言,而是变着法子攻击莫言。“不赶上好时代,你什么都不是。”这样,我就能在心里获得一种虚假的平衡。
但他不得不利用自己和莫言的身份和“他是莫言的表哥”,最后的结果是:帮忙,一旦出名,某种意义上(至少)证明他有真才实学;不会,帮忙只能说明对方忘恩负义。在这种情况下,莫言自然成了后者。
莫言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了他表哥的攻击。当他筋疲力尽的时候,他选择了远离你,惹不起。我可以一直躲着——我听不见你骂什么。
《晚熟》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第八年出版的一本书,上面的故事是《表哥宁赛叶》。虽然是虚构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莫言这些年的经历。
莫言曾在一个节目中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和很多亲人失去了联系!”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宁赛叶表哥》差不多,经常上演“没人笑,没人羡慕”的桥段。
以大衣哥朱之文为例。在他成名之前,没有任何人嘲笑他,甚至说他疯了。他成名赚钱后,笑话变成了“你借的钱不用还,他应该给我”。这不是嫉妒和恶心别人比自己强吗?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会伤心哭泣,有的人会觉得委屈。完全没有必要。人性就是这样,何不学学莫言:
不喜欢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人,就像一阵风。让他飞走吧。不要把幸福丢在不值得的人身上,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
收集4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