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是什么时候
立秋知道多少?(1)
2020年8月7日,中国进入立秋。也就是说,从明天开始,中国将进入立秋节气。
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始也。秋天到了。指秋天。也就是农作物的成熟期。
民间有句谚语:“初秋失,深秋收,中秋热”。今年是什么秋天?
那么,什么是初秋、中秋、深秋呢?除法的基础是什么?
众所周知,阳历中的立秋时间基本相同,都是在每年的8月7日左右。然而,在阴历上,立秋的时间是多变的。一般是农历六月中下旬到七月中旬,上下波动一个多月。
所谓初秋,是指立秋出现在6月中下旬;中秋节是指7月初;现在是七月中旬的深秋。
为什么叫早秋亏损?
如果立秋来的早,很多粮食还没到全粒,立秋就到了,天气变了,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了。最终,农民种植的粮食将面临损失。
为什么叫晚秋收获?
“晚秋收获”出现在7月中旬,此时各种作物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发育。无论是水稻、小麦还是玉米,温度都适合整个生长期。秋天过后,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丰收的概率很大。
为什么叫中秋热?
因为中秋节在七月初。这时候还是三伏天,天气还热,老牛怕热,自然没法干活。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天气的炎热。
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总结出“六月立秋,早晚无收成,七月立秋,早晚皆有收成”的说法。不是挺有道理的吗?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
2020年立秋是阳历8月7日,阴历6月18日,6月底前就是立秋。所以,今年是初秋。那么,今年粮食作物会有丰收吗?事物总有其特殊性。因为前面还有闰四月,所以我们这么说还为时过早,只能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