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丛飞(谁背叛了好人丛飞?)
在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有一个叫丛飞的歌手。从1994年到2005年,他捐赠了300多万元帮助183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
2005年4月,丛飞被诊断出患有胃癌。生病后,他失去了赚钱的能力,不得不停止资助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的人都骂他“你怎么不守信用?”
丛飞别无选择,只能承诺他康复后会继续寄钱。可惜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有人说丛飞是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而有人说丛飞实际上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养活陌生人,他连父母妻儿都不照顾。
1969年,丛飞出生在辽宁的一个农村地区。他家很穷,一家八口靠父亲36元的月薪支撑。丛飞上小学时,付不起学费,所以老师让他一个人站在教室外面。
丛飞7岁时,他的父亲张万军去医院看病。同一个病房里有一个垂死的老人。他说他马上就要死了,但是有个女孩没人管。看到他如此可怜,张万军把他的女儿带到他家,这个女孩成了丛飞的妹妹。
尽管丛飞家很穷,但他的父亲张万军经常捐钱帮助穷人。每当他看到乞丐经过,他就叫他们回家吃饭。
吃饭的嘴越来越多,家里越来越穷。之一天,丛飞被老师赶出了学校。他回家向父亲要钱。他爸只回了一句:“滚,没钱。”14岁那年的暑假,丛飞和农民一起出去收土豆,赚了30块钱,还给他妈妈,让她继续供两个弟弟上学。
在贫困中,只有音乐和表演能给丛飞带来一些乐趣。没事干的时候,他就拿着扫帚跟一个歌手学唱歌。他已经看了五遍卓别林的电影,这是一部在镇上免费放映的电影。他经常在同学面前模仿和表演。每次他唱歌表演,同学们都开心的围着他。
有一次,丛飞学会了像鸭子一样走路,这让他周围的行人都笑了。他的父亲张万军从旁边经过,但觉得很丢脸。他上前踢了丛飞一脚,说道:“我告诉过你要感到羞耻!”
15岁时,丛飞辍学了。他在外面打零工谋生。下班回来的路上,他看到县艺校在招生,于是自告奋勇。老师石认为他很有天赋,就收了做学生。两年后,当家里的情况有所改善时,张万军把儿子叫回来,在银行当保安。当了不到一年的保安后,丛飞去了沈阳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音乐。
学习结束后,丛飞打算辞职,张万军愤怒地责骂他。这一骂,直接骂丛飞远离了自己的家乡。丛飞没有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东北部。
1992年,丛飞在南方居无定所。他吃了一天5块钱的盒饭,在路边的草坪上过了一夜。
丛飞买了一份报纸,一张一张地阅读上面的 *** 信息。他打 *** 给 *** 办的文艺组。对方见了他说:“你以为我们是菜市场啊?谁想进来就进来?”
丛飞去了夜总会,敲了敲门。老板接见了他,丛飞兴高采烈地唱起了《长江之歌》。老板叫他停下来,问他会不会唱流行歌曲。丛飞说没有,老板嫌恶地说:“你大嗓门发光,想吓死谁?”
为了赚钱,丛飞买了磁带,一夜之间学会了几十首流行歌曲,最后去了一家夜总会工作。之一个一个月赚1500,老板唱了两个月就跑了。1000元,第二个月工资丛飞,唱了一个月,和前来闹事的混混发生了冲突,老板又把他开除了。
离家两年多后,丛飞仍然一无所有。他得去工地搬砖,拌水泥,干体力活。1993年冬,丛飞听说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业余歌手大赛,他很快报了名。结果就是,你去现场参观,要交80元的报名费,还要花钱买合适的衣服。
登记处的负责人是斯。当她看到丛飞一无所有却如此热爱唱歌时,她非常感动。她把新发的工资600元给了丛飞,让他好好打扮一下,去参加比赛。靠着斯给的600元钱,顺利地参加了比赛,走到了最后。
游戏结束时,丛飞想再次找到斯·荣臻,但再也找不到她了。比赛负责人说,“她们都是公司为了比赛临时聘请的礼仪 *** 和工作人员。我们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丛飞在广东业余歌手大奖赛中获得优秀奖。在他获奖的那一天,他意识到,一个人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改变别人的命运。
从那以后,获奖的丛飞变得有点名气了。他唱一次可以得到2000元。
广州一家公司聘请他为艺术总监,每月底薪1800元。有一次,他代表公司去成都参加一个活动。这是一场慈善演出。丛飞遇到了许多失学儿童。他在台上唱歌,台下的孩子们热切地看着他。
丛飞一激动,就把口袋里的2400块钱全部拿出来捐了,其中包括公司的公款和所有同事的差旅费。那天晚餐时,每个人都要求丛飞支付旅费。结果丛飞说:“我把钱都捐了。”
一些同事对丛飞的行为不满,并向公司老板报告了此事。老板对丛飞说:“你可以走了。”听了这话,丛飞觉得对方没有同情心,自己也不是路人,就离开了公司。
1994年9月,丛飞去了深圳。凭借获奖证书,他很快获得了商演的机会。在表演了大大小小的拼盘后,丛飞获得了他人生中的之一桶金:3万元。
很快,他得到了和大牌们同台的机会。蒋大为、宋祖英、戴玉强...丛飞曾与赵本山同台演出。除了唱歌,丛飞还非常擅长模仿,赵本山就是他经常模仿的对象。有一次,赵本山对丛飞说:“丛飞,我不敢和你同台。别人看到你的模仿,没人会看我。”
1995年,丛飞之一次到湖南贫困县参加了一场为失学儿童举办的慈善演出,并花费10万元建立了丛飞助学基金会,专门帮助贫困儿童学习。后来他发现基金会的钱委托别人会被扣,于是干脆每年亲自去村里送钱。
他资助的孩子们都叫他“丛飞爸爸”,每次他们叫他,丛飞就从口袋里掏出钱来,100元、200元直接塞到身边每个孩子的手里。
1998年,丛飞在表演中遇到了他的之一任妻子,三年后,他们生下了他们的女儿。在此期间,丛飞一直从事歌唱事业,但她所赚的钱几乎都捐给了失学的贫困儿童。他在深圳的房产只是一室一厅的房子。即使在这样的房子里,经常住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来丛飞寻求帮助的穷人。
有一次,丛飞的父母来深圳看他,发现儿子住的房子连冰箱都没有。徒四壁,破布,催款通知。张万军神父问,“你赚了很多钱。为什么连银行贷款都迟迟不还?”
丛飞说:“我正在资助100多名失学儿童和孤儿到贫困山区学习。我刚刚给他们寄了学费,我没有钱支付建筑费。”
家里有七个免费住的陌生人。张万军问他的儿子:“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住在你家?”
丛飞说:“他们来深圳找工作。为了省钱,他们陪了我一段时间。”
丛飞给父母铺了一张床,放了一把椅子,自己收拾行李,睡在走廊里。
10天后,我的父母离开了,那些免费的人仍然住在丛飞的家里。
有一次,丛飞给了妻子3000元生活费,妻子已经计划好要买什么了。结果一个 *** 从贵州打来,说“聪爸,能不能多给我们寄点钱?”
丛飞向妻子要了3000元钱,并把钱寄到了贵州。还有一次,我妻子从丛飞拿到了她女儿的幼儿园学费,之一次把它放在了枕头下面。结果,另一个 *** 从湖南山区打来,向丛飞要钱。丛飞二话没说又把钱寄了出去。
她女儿的学费已经没有了,丛飞和她的母亲向她要钱。
过了几年这样的生活,丛飞的妻子受不了了。她和丛飞申请离婚。离婚那天,丛飞哭了起来。他的妻子说,“婚姻结束了。你为什么哭?”
与妻子离婚后,丛飞继续到处捐款。有一次他带着一篮子红薯回来,煮给父母吃。他的父亲张万军无法忍受。他说:“几十万,几百万扔出去,换来一些破红薯!孩子不能和你一起受这个罪。我们带着孩子离开吧。你就能过上这个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日子。”
当丛飞听到他父亲的话时,他非常难过,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他的捐赠。他没钱吃饭,就饿着肚子吃饭,靠泡面为生。
这时,他资助的一个学生打 *** 给丛飞,希望丛飞能帮助她到深圳歌舞团工作。丛飞问了一个熟人,他说这不可能。丛飞又去了一所中学,并帮助这个女孩找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
结果女大学生不满意。她打 *** 给丛飞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歌手,而不是一名中学教师。如果你成为一名歌手,让我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不会抢你饭碗的!”
听了这话,丛飞既震惊又难过。他有生以来之一次怀疑自己的捐赠是否真的有用。放下 *** 后,丛飞想不开。他一个人跑到深圳莲花山,买了一瓶安眠药,打算喝了就死。
这时,手机响了,丛飞看见了。是他之前上班认识的深航空妹子邢丹。邢丹来深圳实习的时候,没有办理边境证。当时,她的朋友向丛飞寻求帮助,丛飞二话没说就帮了她。看,这是一个小女孩的手机。丛飞没有回答。邢丹接着打了几个 *** ,丛飞终于接了。 *** 那头,邢丹说:“聪哥,你在哪儿?”
丛飞说他在莲花山,半小时后邢丹就来了。邢丹问丛飞发生了什么事,丛飞变得越来越悲伤。他们互相照应,一起哭。这件事之后,邢丹和丛飞有了更多的交往,并成为了丛飞的女朋友。后来,他们结婚了。
然而,丛飞捐赠者的习惯没有改变。他认领的贫困儿童越来越多,包括贵州、湖北、湖南的183名。他总共志愿服务5000多个小时,几乎每场演出都捐款,总计300多万元。
在丛飞的好心人家里,每天都有陌生人上门求助,有刚认识就来要生活费的,有买了新房却要2000块买新床的,有给孩子要学费的,还有新来免费住的大学生。有一次,丛飞要求邢丹和他自己搬到外面租房子住,因为房子里的陌生人太多了,而且没有地方睡觉。
邢丹劝丛飞:好人不能过分,有些人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但是丛飞不听。他带着邢丹去了贵州山区。他在资助的旅行中把身上的6万多块钱全部捐了出来,连衣服都没带。
2003年非典之后,丛飞的演艺事业停滞不前。过去,在舞台上表演一首歌的费用高达3万元,但即使是商演在非典时期也拿不到这笔钱。家里穷得开不起锅,丛飞却飞到北京小汤山参加义演。2004年,邢丹怀上了丛飞的第二个孩子。丛飞非常高兴,给孩子取名为邢小聪飞。
自2005年4月以来,丛飞经常胃痛,他只能靠枕头入睡。起初,邢丹认为他太累了,建议他多休息,并让丛飞去医院。结果发现胃癌是晚期。今年,他们结婚不到一年。邢丹24岁,丛飞只有36岁。
丛飞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他住进了医院,但他的家人甚至拿不出治疗的钱。因为拿不到唱歌的表演费,丛飞中断了对183个孩子的资助。有人叫丛飞:
“你上个月答应发这学期的学费。怎么还没发?为什么不守信用?”
由资助的一位名叫李的男大学生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和联系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承认自己接受了丛飞的资助,完成了大学学业。几天后,他在网上看到一份关于丛飞的手稿,他的名字出现在里面。他很不高兴,打 *** 给丛飞:“我觉得很丢脸。我现在是大学老师。如果我的学生看到这个消息,会对我有什么影响?”
这名男大学生要求丛飞删除网上的文章,并表示“永远不要再提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往事。”
1998年,丛飞认识了一位名叫简的女学生。从那以后,他经常会接到简的 *** :“丛老师,听说你是一位有爱心的慈善家。现在经济困难,有退学的危险。能不能帮我拿点生活费?”
丛飞二话没说给她打了2000元。结果每次开学,简都要钱。有一次,她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用Md听音乐,对我的学习有帮助,但是我父母负担不起。你能给我也买一个吗?”丛飞立即去彩虹购物中心花2800元给简买了一个Md。简回答说“收到了”,然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丛飞。
也有一些受资助学生的家长打来 *** :
“你答应2月份给孩子寄学费。你怎么还没来?”
“不送钱,我们还会读书吗?”
然而,当丛飞病重时,这些接受经济援助的人没有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其中一个甚至说,我怎么帮他?我一个月只有三四千元。
生病后,丛飞仍然非常乐观。在医院里,丛飞去参观了其他病房。他给病人送去新芽,并说:“我们现在就像一棵将要枯萎的大树。春天来了,树就会发芽,长出绿叶。”病人们笑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徐华报道了丛飞的事迹。深圳的医院破例允许丛飞住院接受免费治疗,但仍无法延缓癌细胞的扩散。不到半年,丛飞瘦了20多斤,经常躺在床上说不出一句话,脸色蜡黄,眼睛睁不开。
记者徐华问他:“你后悔吗?”
丛飞回答说:“我有点难过,但我不后悔。”
2006年5月,丛飞死于晚期胃癌。他离开了5岁的女儿,半岁的女儿,26岁的妻子邢丹,还有年迈的爸爸妈妈。他所有的财产就是深圳翠竹北的一套小房子。患病期间,他甚至欠下了17万元的外债。
五年后,丛飞的妻子邢丹也因交通事故去世。
认识丛飞后,邢丹一直默默支持丛飞做慈善。
我和她丈夫去贵州时,丛飞不仅捐了6万多元现金,还把他们穿的衣服都捐了。邢丹很担心,说:“钱都没了。这一个月你怎么过?”
丛飞模仿电影《十月列宁》的姿势,右手向前伸,身体前倾,模仿列宁的语气说:“死亡不属于无产阶级!”
邢丹看到老公做慈善很开心,和他一起笑。
在家里吃不上饭的时候,邢丹想尽办法把极其有限的生活费分出去。他和大女儿去超市的时候,孩子们想吃零食。邢丹养不起他们,就带着大女儿赶紧走了。
丛飞要去看一场义演,但是没有路费。邢丹拿出他所有的积蓄去了丛飞。
之一次进手术室前,丛飞对邢丹说:
“老婆,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他跪在邢丹面前,邢丹含泪扶起他。
他最后的遗书,写给妻子邢丹:
“在我的余生中,我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就是娶到像你这样美丽、善良、温柔、贤惠的妻子。我爱你,但我为你做的很少。”
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丛飞的《乌苏里船歌》和《草原之夜》,希望心情好一点后唱给老婆听。
丛飞担心她离开后,年轻的妻子会因为孩子而承受太多的经济负担。当邢丹怀孕时,丛飞劝她打掉孩子。邢始终没有答应,咬紧牙关把孩子生了下来。丛飞本来只有三个月的生命了,但他直到孩子出生才离开。
随母亲姓邢,孩子的名字叫“小”。丛飞原名张冲,丛飞是艺名,意为“飞出草丛的小生命”。
十几年过去了,曾经捐出自己全部的歌手丛飞已经渐渐不为人知,当年他捐出的183名贫困学生也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再提起丛飞,有人说他这么做不值得,“养了183只白眼狼”,也有人说他太傻了,没做好事却没想到给自己留后路。
虽然有很多“白眼狼”,但得到丛飞资助的人也真心感谢他。
一个叫胡士慈的残疾人,一辈子离不开轮椅,只学习到小学三年级。多亏了丛飞的支持,他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了一家杂志的主编。丛飞去世后,他拿出自己的4万元稿费,继续资助贫困学生读书。
丛飞的女儿邢小聪也长大了,她和父亲以前的伙伴一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