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Huizhou.com
文化名人的行为往往可以成为文化事件。熟悉徽州历史的人都知道,苏东坡是徽州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化传播者。他在惠州住了两年零七个多月。徽州人也算过,苏东坡在徽州逗留了970天,留下了587部优秀作品(之一、第二)。
多年来,惠州致力于东坡遗址、古迹、纪念馆的保护和利用,积极推动东坡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旅游业的发展,使东坡娱财文化的挖掘和发展有了更多的形式和内涵,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的一个亮丽的文化品牌。
东坡雕像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苏东坡和徽州的故事。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泉摄
文学领袖退居岭南徽州
苏东坡的一生经历丰富,一波三折,游历广泛,与岭南关系密切。他曾为自己写过一幅画像:“问君一生成就,黄州、徽州、儋州。”三州是他的贬谪地,除了湖北的黄州,岭南的惠州和儋州。他丰富的文学创作、豁达、执着的个性、亲民以及关心民病的事迹对岭南尤其是徽州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在惠州。虽然不执政,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尽力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为群众做好事。这时他的妹夫程志才去了广东提审。他把一切都建议给程志才,通过对方来处理。绍圣三年(1096年)初一,博罗发生大火,全城被毁。苏东坡建议放粮救灾,建立临时住所,防止抢劫,甚至想到维持市场供应,防止 *** 以重建衙门为借口,强夺民权民财;苏东坡观察到徽州守军的营房分散在城内和民居之间,提出了一些建议。集中修建了三百座营房,保护人民免受骚扰。苏东坡看到深秋收成好,米价下跌, *** 要求农民现金纳税。他建议程志才与收税人协商,让农民既有粮又有钱或粮价低时交税,既收了税,又缓解了农民的困难。他给贫病无医的邻居送药,建了一个大土堆,埋了遗骨,为这些无名的逝者写了一篇发自内心的悼词。
苏东坡在徽州修建两座桥的事迹显示了他对人民的热爱。看到徽州居民涉水不便,他和徽州府、桂山县的知府商量,修了两座桥——一座横跨西直河,叫东新桥。苏东坡把皇帝给他的犀牛带捐了出来,并协助道士邓寿安把原来的浮桥升级,沟通了府县两个城市,另一个连接苏东坡主张的西湖大堤,叫西新桥。当他的嫂子向女王致敬时,他给了他们几十份礼物。
惠州西湖因其东坡而得名
苏东坡是个豁达的人,很喜欢惠州的环境。他在诗中写道:“罗浮山脚下是春天,橘子和杨梅之一。”一天三百颗荔枝,我不在乎是不是岭南人。“他到过徽州附近的白水山、九龙潭、汤泉,游历过附近的郡县,到处题诗题字。
游历甚广,吟诵颇多的苏东坡,是徽州的西湖。被贬前,北宋萍萍年间,徽州周知陈卓开始整治西湖,使之成为能灌溉数万亩的水利工程。苏东坡到徽州后,为西湖的不断整治和疏浚做出了贡献,增加了西湖在徽州的知名度。
苏东坡对惠州西湖有着深厚的感情,爱去游览。他刚到惠不久,就被西湖的深邃、蜿蜒和美丽所折服。他不仅经常在白天参观,而且经常通宵,甚至通宵。他说:“晚上去合江楼,或者带着客人游览胡风湖(这里,徽州西湖),进齐禅寺,敲罗浮道观,去逍遥殿,赶天明归来。”即使被贬到海南,我仍然怀念西湖。我曾经说过:“等我老了,我要和叶紫一起去逍遥殿。一天下来,该敲西山罗浮道观了,该敲锣打鼓了。留在西塘。”且看《江月》五诗之一:“山一变,月一吐,玉塔卧微翻腾。就像西湖一样,你可以看看金庸门外。冰轮宽过海,香雾入楼。别打了,别走。给我一杯残渣。”“这是胡慧湖风景区的开端”,所以泗州塔被昵称为“玉塔”。
西湖因苏东坡而闻名。
买地建住宅
如果说“两桥一堤”的修建是苏东坡用心为徽州城留下的重要设施,那么苏东坡新居白鹤峰的修建则是他无意中为徽州留下的文化地标。
当时苏东坡在白鹤峰盖了房子定居。惠州府城和桂山县都是弹丸之地,但苏东坡有一段时间住在合江楼和嘉佑寺,“去年我家住水东,今年我家住水西”,所以他居无定所。在北归无望的情况下,苏东坡最终选择了白鹤峰,在那里买了好几亩地,“造了二十间房子,打算终老”。
宋绍圣三年(1096年),苏东坡在此建新房,次年春天竣工。一共建了20个房间,客厅和书房分别命名为“贤邻堂”和“思无邪”。这是苏东坡一生中唯一花钱买地、设计建造的地方。因为地高水远,苏东坡雇人在新居附近挖了一口40尺的井。石头用完了,他得到了一股清泉,解决了水的问题,这也是今天东坡井的由来。
宋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十四日,白鹤峰新居落成,苏东坡从嘉佑寺迁入。但是好景不长。两个月后,东坡再次被贬海南,不得不带着三子苏乘船离开惠,前往海南被贬。白鹤峰的新家是他的长子苏迈留下的。三年半后,远在海南的苏东坡回到广州,苏迈和家人放弃了白鹤峰的新家,去见东坡。苏家走后,“ *** 眷护此州”,苏东坡白鹤峰新居改建为东坡寺,成为数百年来文人雅士仰慕之地。
“你一去南海,天下就不敢去惠州了。”苏东坡在惠州的辉煌成就和人文精神,让惠州人永远记住了他。
白鹤峰和东坡寺
东坡寺历史上曾几十次修缮重建,上世纪抗战时毁于日军炮火。近年来,社会各界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重建东坡寺。惠州市委市 *** 顺应民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高标准重建东坡寺。经过充分讨论,于2015年12月1日,第六届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徽州旅游开幕当天,正式开始重建。
2018年2月13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东坡寺景区核心区向广大市民开放,成为 *** 名人中的打卡胜地。
东坡寺景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包括惠州东坡寺核心区、东坡纪念馆、东坡粮仓文化创意区及相关建筑。
东坡寺以“藏于鹤峰,显其过往”为理念,通过岭南园林和建筑展示源远流长的徽州文化,并与徽州独特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再现东坡寺及其周边的历史原貌。东坡寺核心区主要包括东坡广场、林坡酒家、斋夫子房、山门、东坡寺主体建筑、三贤寺、宋风亭、御江亭、赵贺亭、水美轩、碑廊等建筑。
对于惠州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古迹修复,更是一个对东坡文化的新认识,点亮惠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片的新愿景的历史性工程。以此为坐标,惠州的现代城市建设和古代文化瑰宝将相互贯通,成为惠州文化建设的新动能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修建东坡纪念馆
早在2015年12月,第六届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期间,惠州就与杭州东坡纪念馆互换了共建协议文本。惠州东坡纪念馆开馆,这是继东坡寺开馆后,惠州又一座纪念东坡、展示陈东坡文化的文化设施。
惠州东坡纪念馆位于惠城区东部苏东坡庙西侧。其建筑为岭南仿古风格,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中国苏东坡文化最丰富的地方,展览面积更大,展览方式最多。展厅内有“苏东坡生平艺术展”,分为眉山苏氏家族、宦家沉浮、浪子才子三个部分。“苏轼在徽州事迹特展”,分居徽州和照顾长辈;见义勇为,为民 *** ;思想开放,交友广泛;共五部,分别是《天目墨》《睡西湖》《坡公余韵》《会泽千载》。展览内容以尊重史实、史料、照片、实物为原则,同时采用雕塑、场景、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展览内容反映出最权威、最直观、最朴素的一面,充分展示苏东坡在徽州逗留期间留下的丰富物质和精神遗产。
惠州日报记者侯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