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得李的成语
问题中所说的“种桃得李”,没有这种类型的成语,因为这不符合科学。
但是却存在着与“桃李”有关的成语,如:投桃报李。
意思是:别人送给我桃子,我拿李子回报别人。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投桃报李的四字成语
投桃报李。
拼音:tóutáobàolǐ。
解释: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投木报琼。
拼音:tóumùbàoqióng。
解释:原指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出处:《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含桃的成语有哪些
世外桃源
拼音
shìwàitáoyuán
释义
陶渊明《桃花源记》虚构的与世隔绝而未受战乱破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地方,叫桃花源。后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安乐而美好的地方或空想脱离现实的地方。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投桃报李是什么意思
“投桃报李”的意思是:送来桃子,拿李子回赠,表示友好的赠答来往。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投桃报李”的出处: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
投怀报李,什么意思
你说的应该是投桃报李投:投入,送给。报:回赠,得到。意思是他送给我桃,我以李子给予回赠。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友谊深厚。暗含有投入少,回赠多之意。比喻报答之类的东西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投桃报李谐音梗意思
谐音:萌和力
李,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ǐ,最早见于金文。“李”字基本含义为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如:李代桃僵、投桃报李;引申含义为姓,如:李白、李唐。
在现代汉语中,“李”字多用作名词,表示李树,如:桃李、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