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朱自清:外面是冬天,家里却是春天)
文|朱自清
说起冬天,我突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乎乎的。水在翻滚,像许多鱼眼,里面有一小块豆腐,嫩滑,像一件反穿的白狐狸大衣。“洋灶”上的锅和灶被熏得黑黑的,显出豆腐的洁白。现在是晚上,房子旧了,即使亮着“洋灯”依然漆黑一片。围着桌子坐着的是我父亲和我们三个人。“洋灶”太高了,父亲常常要站起来,微微仰起脸,瞪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中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根一根地放进我们的酱菜里。有时候我们自己做,但是炉子太高,所以我们总是乐此不疲。不是吃,只是玩。父亲说晚上冷,大家吃完会暖和一点。我喜欢这种白水豆腐。我一上桌,就眼巴巴地看着锅,等着热气,等着热气里爸爸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到冬天了。我记得那是农历十一月十六的晚上。我和君S、君P坐在西湖的一只小船上。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写道:“我们将游西湖,无论是冬天。”那天晚上的月光很好,现在还照在我身上。前一夜,月初。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的很特别。那时候已经九点多了,我们好像是湖上唯一的划艇。风有点大,月光洒下柔和的水波,那条线反射着新银般的光。湖上的山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山脚下偶尔有一两颗星星的亮光。君寇瞻写了两句诗:“几星认渔村,淡墨轻描淡写远方。”我们话不多,只有船桨声均匀。我渐渐睡着了。p“你好”了一下,然后抬起眼皮,看到他在微笑。这件事发生在十几年前,S先生经常写信。P先生听说改了好几次。前年,他在专门的税务局收税,从此杳无音信。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有四个家庭。台州可以说是山城,在一个大山谷里。只有一条两英里长的街道。在其他道路上,白天没有人;晚上很黑。偶尔有人的窗户露出一点点灯光,拿着火把走路的人很少。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还有天上两只鸟的影子。夏末到达那里,初春离开,却仿佛永远活在冬天;但是即使在冬天也不冷。我们住楼上,书房对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听得很清楚。但是因为走路的人很少,有时候会有一点点声音,听起来只是远处的风声,其实就在窗外。我们是陌生人。除了上学,我们经常只是坐在家里。我老婆习惯了那种孤独,只和我们父子俩守着。虽然外面永远是冬天,但家里永远是春天。有一次我上街,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宽大的窗户开着,旁边并排着他们母子;三张脸在天真无邪地对我微笑。台州好像只有我们四个空空;天地空空,而我们只有四个人。那是民国十年,老婆刚从家里出来,很安心。现在她已经去世快四年了,我还记得她微笑的影子。
无论多冷,多风,多雪,想起它总是温暖我的心。
作者简介
用他的“背”,注入了最深的父爱,
他画了最动人的荷塘月色。
在他的作品中,
春晖路边,有一股清新的味道。
在秦淮河上,这是一个迷人的幻境。
他生活在乱世,一生追求“自我净化”。
他穷了一辈子,却在文字里留下了永恒的诗意和温暖。
他就是民国散文大师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华子,名秋实,后改字自清,字沛县。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他曾经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者。他的作品主要有诗集和散文集《追踪》、《散文集》、《欧洲旅行杂记》、《经典谈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