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临近中秋节,朋友圈又多了一个新品:DIY月饼。
从朋友圈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月饼 *** 场景都不一样,有的在烘焙馆,有的在家里。
DIY月饼逐渐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是友谊的好帮手。
近年来,DIY月饼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潮流。随着中秋节的临近,烘焙屋DIY月饼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部分烘焙屋预订已经排到了25号。
另一方面,许多人选择在家自制月饼。电商平台上的月饼模具,近30天能有10万元以上的销量。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也能看到DIY月饼的照片。
一个老师在周末要带10个学生
记者走访长沙几家烘焙体验馆发现,大部分烘焙馆都支持DIY月饼,但这个DIY项目需要提前预订,旺季可能会有编号。月饼作为一种时令食品,通常会在中秋节前两三个月预订。
“最近做了很多月饼,尤其是周末。有时候一个老师要带十几个学生。”五一商圈一家烘焙体验馆的店员告诉记者。他们DIY月饼的团购价是158元/人,可以做八个75g的月饼,口味多样。这个价格和大部分烘焙店的价格一样。来烘焙体验馆预约做月饼的人已经排到了9月25日,其中4个已经订满了。店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一家公司刚约好场地,准备在烘焙店举办中秋团建活动,和员工一起做手工月饼。
相比预约爆满的烘焙体验馆,最近有些体验馆已经不接任何DIY订单了。店员告诉记者,他们都在忙着做自己的月饼订单,因为中秋节就要到了。大部分烘焙体验店同时从事甜品零售和DIY订单。因为DIY的客户不太稳定,周末有客户光顾,主要收入通常靠甜品零售。
通过记者的体验,在烘焙店做月饼其实是一个很容易的操作。店员会先准备好材料,告诉客人面团和馅料的比例。客人只需要跟着它走。还有一个烘焙老师会时不时的进行指导。客人遇到不会做或者不想做的步骤,老师一般会帮他做。这样一来,一些动手能力差的人也能“做出”漂亮的成品。
DIY月饼更多的是享受体验过程
除了公司的团建活动,有些家长还会带孩子来体验DIY月饼,而且大多是烤月饼的年轻女孩。火车站附近一家面包店的老板告诉记者,DIY月饼一般都是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或者自己在家吃。有的微信商家还送粉丝DIY月饼。“中秋节送大品牌的月饼比较贵,小品牌送不了。DIY月饼虽然不贵,但代表了一份心意。”介绍给老板。
相对于黄金地段的烘焙店的价格,这家店的价格实惠很多。团购价98元/人,可以做八个50g的月饼。
老板还提到,去年中秋节前夕,有个姑娘来他们店里做月饼,卖给公司。女孩告诉老板,她想减轻房贷的压力。事实上,这家面包店也接受成品月饼的订单,但每个月饼会比DIY的贵1元到2元。“因为客人自己做,所以比较省力。”老板笑着说。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添加、纯手工已经成为健康和品质的代名词。长沙网上名人的一些手工月饼店,中秋节排队,甚至有黄牛卖月饼票和高价月饼。对于DIY月饼的用户来说,更多的是享受这种体验,或者将其作为一种社交活动。
老师用月饼拉近师生距离
一个叫“Pussy-Pussy”的女孩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电饭煲蛋糕太火了,她试着做了一次,但味道远比她平时吃的蛋糕差,所以她在网上买了一个烤箱来做蛋糕。后来,她也学会了做月饼。“猫开心”说,她前几天在网上买了好几种馅料和月饼礼盒,准备周末抽时间自己做。“看着她手里的东西从原料变成成品,很满足”。
还有很多女生在家里做月饼,比如“猫和愿望”。在 *** 上搜索“月饼模具”,排名之一的产品在过去的30天里卖出了19.6万元。排名前十的产品中,更低月销售额在6万元以上。搜索“月饼”百度指数,发现7月以来,“月饼”、“月饼 *** ”、“家庭月饼简易方法”等关键词的搜索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抖音平台上,也在推送DIY月饼相关的视频。一些商家通过视频教程销售月饼模具等周边产品。
微博中,一位名为“小耳朵是太阳”的网友展示了一张DIY月饼的图片,并在标题中写道:“最近好着急,可以自己动手做月饼缓解压力。”可见很多人做DIY月饼是为了体验过程。
记者还了解到,湖南大学有一个研究生导师,每年中秋节前夕都会带着他的学生做月饼,今年已经持续了五六年。这位老师的学生告诉记者:“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之间通常接触较少。每年做DIY月饼,会拉近师生距离,大一新生也能很快融入集体。”此外,他们还会把做好的月饼装在礼盒里送给在外地工作的兄弟姐妹,这也是一种沟通感情的方式。
[/s2/]提醒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私房月饼”[S2/]
据新华社电国庆假期和中秋节即将到来,月饼等传统节日食品、旅游、餐饮等消费类别成为“双节”消费热点。对此,消协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商品和服务,倡导绿色、节约的消费模式,谨防各类消费陷阱。
消协提醒消费者,选购月饼时,应选择正规超市和市场。他们不应该随意在无牌小吃摊或流动摊贩购买。谨防购买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日期、来源不明的月饼。在网上购买月饼时,尽量选择正规网站或知名品牌厂家的官网,不要盲目追求纯天然、无添加剂的所谓“私房月饼”。
消费者在选择出国旅游时,一定要选择信誉有保障的正规旅行社,选择正规的在线旅游平台,警惕“钓鱼网站”;注意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旅游景点、住宿场所、旅游路线等重要事项应在合同中列明,条款详细,权责明确;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者应提前查阅旅游目的地的一些旅游政策法规和旅游消费信息,谨慎前往,确保安全;不要轻信商家的各种旅游宣传噱头,远离低价旅游团的诱惑,避免旅游团沦为购物团。
同时,消费者在外就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餐饮服务商点餐。点菜前注意查看菜单价格,注意是否明码标价或提前询问价格和收费标准,谨防“低价高收”等消费陷阱。消费者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倡导“CD行动”,主动打包剩余饭菜。
消协提醒,“双节”期间,消费者应保存好与消费相关的票据和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潇湘晨报记者苏双清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