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东南网记者陈楠摄
东南网6月26日讯(本网记者陈楠)6月25日至27日,以“植物组织培养南南合作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2021农业科学南南合作论坛”在福建会堂举行。来自中国的南南合作和植物组织培养的130多位领导和专家以及在中国的外国国际友人就南南合作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论坛上,八位专家围绕本次论坛主题,从不同角度做了精彩发言。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局长、联合国上海研究会会长周艺平从创新南南合作的角度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南南合作的创新。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作了题为“植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的演讲。徐院士阐述了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种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他在讲话中阐述了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蓝思仁说,农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地生产力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合作空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兰花专家组OSG亚洲委员会主席易博先生从专业角度阐述了兰花产业技术在保护领域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
著名社会活动家、南南国际贸易促进中心理事长耿宏发表了题为“南南合作项目落地发展中国家”的演讲。她表示,将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机制下,积极与各国 *** 、驻华使领馆和签约单位合作,通过上海自贸区的创新管理模式,为各国企业家在国内外的贸易投资以及相互之间的贸易交流搭建大型咨询平台。
澳门大学特聘教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少平先生认为,中医药作为中国特有的健康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据悉,“2021农业科学南南合作论坛”由福建省科协指导,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承办。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