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旧区改造,越来越多的旧货市场被拆除,那么以前做旧货的摊主都去哪了?市民可以去哪里找旧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长寿路常德路路口的亚信生活广场,很多以前做二手商品的商户最近都搬到了这里,一些喜欢逛二手商品的老上海人也喜欢去那里看看。
虽然下着雨,但来亚信生活广场逛旧货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很多都是外地来的。
朱老师从20岁开始从事这个音响生意,到现在已经16年了。以前在老西门万商市场做二手音响。万商市场被拆了,七拐八拐得知秋江路第二家第二二手市场要开在亚信生活广场,朱先生就来了。
朱先生告诉记者,除了自己的爱好,喜欢 *** 的中老年人也不少。这些音响原本价格不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不那么受欢迎,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爱好者慕名而来。
黄先生78岁了。他经营小收音机、录音机等二手产品30多年。这些二手产品虽然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当年却是紧俏货和奢侈品。像这种数字收音机,价格相当于普通人一两个月的工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
中老年人年轻的时候玩的东西很多。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玩了。像这个放昆虫的盒子,他们可以装不同的昆虫。当年很多玩伴藏箱子,养虫子,带着哭声进入梦里。当年玩这个东西就跟现在年轻人玩电子游戏一样。
二手货市场,虽然那些商品都是陈旧刻板的东西,但记录的都是曾经不可磨灭的历史。蔡先生经营二手手表已近20年。父亲从事修表工作,从小就喜欢摆弄手表。在蔡先生手里,很多都是老式的,像这些上海牌手表,很多年都有。像这块1958年生产的上海牌手表,是当年最早生产的上海牌,业内称之为581。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亚信一楼已经吸纳了100多家经营二手商品的商户,最近拆迁的甬江路的音响、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各大商户也大多搬到了这里。
记者/刘会明
编辑/黄
图/刘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