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论坛(但垃圾分类赛道已经是“千里马”了)
"
新的垃圾分类条例的实施,也将是国民素质的一大提升。虽然网上议论纷纷,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成为一个干净的天堂。
作者:钱编辑:光声
来源:猎云网(ID: ilieyun)
"暑假你打算在家做什么?"一顿好饭后,邻桌的妈妈问她上高中的儿子。他正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机,摇头回答:“不知道。我不知道。你要我做什么?”
“正好最近垃圾分类要开始了。那侬呢?你可以上门收垃圾,帮其他人分类,或者帮那些没有空上班的人扔垃圾,赚点外快——侬感觉是想买AJ(飞人乔丹球鞋,价值1000多块钱)吗?”
我儿子好像有点感兴趣,他把头歪向一边,这是反应。
这位妈妈似乎已经考虑这个方案很久了。她用食指在桌案上敲了几下,开始解释,“你可以让你爸爸给你写一份宣传文案, *** 可以打印出来发给邻居。留下你的手机号码,看看谁需要上门收垃圾——但你是想定时收垃圾,还是打 *** 的时候收,你可以决定收多少钱。”
“听起来挺累的。”儿子挠了挠头说。
“是的,如果你愿意做,那么你这个暑假打篮球的时间会缩短,但这个垃圾分类新政策刚出来,你肯定能赚到钱——你愿意砍吗?”
男孩放下手机想了很久,直到出去抽烟呼吸的爸爸回到座位上,才给出他的答案:“不,我要打篮球。”
母亲无奈地耸耸肩:“那你自己好好想想。”男孩又埋头玩手机游戏了。
以上场景足以说明,“垃圾分类”已成为近几周上海市民热议的话题——《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7月1日正式生效,迎来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一旦发现投放混合垃圾,更低可罚50元,更高可罚200元,就连来上海的游客也能幸免。
一时间,网上关于“你是什么垃圾?”飞来飞去,很多人心疼上海人。但很快,垃圾分类的“火”席卷全国:根据2019年6月6日住建部、发改委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通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
北京、广州、成都、Xi等地出台了相当严格的垃圾分类新规。
在5月底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建议,尽快修订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依法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设定相应的处罚;杜绝混装混运现象,明确“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早在2012年3月就开始实施。然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北京居民知道该规定的具体内容。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吴向阳告诉记者,法律的修改意味着垃圾分类和处理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他认为,北京的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一直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以前主要靠宣传倡导,缺乏强制力。这次修法,会让不分类的人真正受到法律的约束,受到损失,会大大增强人们分类垃圾的动力。
报道称,北京的强制垃圾分类对象是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以及商业写字楼、旅游景点、酒店等经营场所,居民尚未参与。不过,在吴向阳看来,“未来的趋势是全覆盖”。
全民学习垃圾分类的浪潮突然兴起,但关于垃圾分类的创业思路却酝酿已久。
垃圾分类,你能做什么文章?
分类垃圾桶和垃圾粉碎机缺货,识别垃圾的小程序诞生了。
垃圾分类的新商机早就被敏锐的 *** 商家所认识。
据媒体报道,4月初,上海一家 *** 店的负责人已经“闻风而动”,购买了多种分类垃圾桶。他们店里大概有五六个垃圾桶用于垃圾分类,一般有1000到2000的需求。6月份,门店垃圾桶销量快速上升,分类垃圾桶销量增长近20倍,真的是“疯了”。
“现在 *** 上卖分类垃圾桶的店铺都被限制了。”上海一家室内装修公司负责人透露,“我们想大量购买,说没货。厂家都在赶着做,我们只好等。”
除此之外,垃圾粉碎机的销量也在经历着断崖式的增长——干垃圾和湿垃圾太痛苦,无法分享,所以干脆像欧美人一样粉碎东西。上海一家服务企业的营销经理周 *** 在朋友圈吐槽:“但是没想到 *** 告诉我,上海这边需求太大,周末没时间安装。”
教人如何区分垃圾种类的小程序“如何划分生活垃圾”已经上线。由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和上海官方新媒体平台联合发布。
在这个小程序里,我之一次知道内衣是干垃圾,但是旧衣服是可回收的垃圾。
支付宝也在上周发布了垃圾分类查询程序,嵌入上海市民服务板块。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相信这些热门项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垃圾处理服务陷入困境,可回收垃圾“受欢迎”
就像上面文章中的家庭一样,垃圾处理服务是目前很多人想到的商机。
据东方。从去年开始,一些人开始在社区的固定时间收集垃圾。上海棒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哲和他的同事们每天早上9点都会在上海某小区门口“摆摊”,称重提供给居民的可回收垃圾,还接受网上上门回收服务订单。
采访中,李明哲说,他们进小区半个小时,回收量已经超过100公斤,一天能接20多个上门回收单,月收入过万,让很多人“酸酸的”。
饿了么反应很快,在6月25日推出了垃圾处理服务。根据饿了么提示,需要扔垃圾的用户可以在APP首页“跑腿”下单。据了解,这项服务是单个12元,跑腿范围不超过3km——可见垃圾处理的成本还是蛮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海报特别注明“垃圾已分类,请帮我扔”。这意味着用户需要自己整理后交给小哥扔进指定的垃圾桶,更适合腿脚不便的用户。
可回收垃圾收集赛道多年来一直非常“热闹”,赛道上的许多竞争者都获得了 *** 的大量补贴。
其中,上门回收是一项“大生意”。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已在多个社区铺开,解决垃圾分类“最后100米”问题。
支付宝新推出提供免费生活垃圾回收服务——“易扔”。
在支付宝上,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已经覆盖了5000多个小区。打开支付宝-城市服务页面,点击“垃圾分类回收”。新推出的“易丢”功能包括家电数码回收、生活垃圾回收、大额有偿回收等上门回收服务。
输入城市和居住地后,选择回收物品重量,上传照片,预约上门回收时间,即可完成整个预约回收流程,工作人员会上门免费领取回收物品。回收成功还可以赚取环保积分和蚂蚁森林能量,获得相应奖励。
此外,德邦快递、京东物流等物流公司也设立了全国范围的上门回收服务。可以预见的是,除了饿了么,很多参与“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服务的企业都有可能参与到垃圾处理中。毕竟他们的用户和有这种需求的用户是高度重合的。
调查显示,线上垃圾分类回收平台70%的用户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与参与线下垃圾分类、绿色账号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人群形成互补。
除了上门服务,智能垃圾收集柜轨道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最近比较出名的“小黄狗”就是其中之一。“小黄狗”通过铺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采用“物联网+智能回收”的新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前端分类回收,中间统一运输,末端集中处理,完成废品有偿回收。
但“小黄狗”受到董事长唐骏控制的团贷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影响,不得不“弃卒保命”,破产。
近日,迎来多个涨停板的大股东衍生科技发布的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中提到,小黄狗欠各供应商的货款暂时无法正常支付,小黄狗目前有大量应付外债。不能完全恢复正常经营并支付货款的,可以启动破产重整程序。
本月24日,“小黄狗”品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经在进行破产重整,目前进展正常。这一决定并不影响业务方面的正常进行,之前的遗留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近日,东南商报记者在宁波随机走访了多家“小黄狗”和“带把手的智能垃圾分类柜”,这些设备都在正常运行。
或许随着垃圾分类新规的出台,“小黄狗”还有机会。
有类似模式的上海“我爱收藏”,去年10月完成天使轮融资。据创始人李广介绍,2018年,我爱进入70个社区,签约300多个。目前,我爱收集可回收物上千吨,服务用户超过10万次。覆盖用户学校、社区及周边小企业、大商业客户等。,与金地物业、万科物业、保利地产等多家房地产商达成战略合作。
资本已经先行了。
这股闲置旧物回收风从去年开始吹,很多深陷其中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然而,存在已久的旧衣服回收平台,如“飞蚁”、闲鱼回收等,也一直饱受争议——回收过程和衣服最终去向的不透明,是用户投诉的重灾区。
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
垃圾分类是为了提高城市垃圾的分类效率,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垃圾处理率和填埋率。
随着垃圾分类越来越“分工明确”,新规执行的另一个可能影响就是城市拾荒者的“失业”。
害怕被警察拦下,这些骑着超载三轮车的拾荒者只好停在前面的路口,焦急地聚集在树下抽烟讨论。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一声巨响——一个汽车轮胎爆了。他们的之一反应不是检查车辆,而是看看路口的警察是否用充血的眼睛注意到了他们。
垃圾分类的号角一旦吹响,他们只能失去“市场份额”,等待命运降临的那一刻。
论文数据显示,上海2015-2018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依次为789.9万吨;89.9万吨;89.5万吨;94.3万吨,增幅惊人。换个角度说,上海平均每天产生近2.7万吨生活垃圾,每两周就能堆出一座金茂大厦。如此巨量的垃圾,远远超过了垃圾焚烧厂和垃圾填埋场的容量,于是就有了“垃圾无处填埋”、“垃圾围城”的新闻。
此外,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1/4的城市没有垃圾填埋场,超过1/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窘境。
这种困境只能通过垃圾分类来解决。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德国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65.6%,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水平更高的国家之一。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作为世界上垃圾分类最严格、分类效果更好的国家之一,在垃圾分类问题上纠结不清,发生了长达500天的“垃圾大战”。最后, *** 部门、企业和市民达成了一项联合垃圾处理计划。目前日本60%的塑料垃圾被回收。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上海、Xi安等地给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35%的回收率——可见中国的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海市民:先行一步,以身作则。
“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垃圾分类找出桑(清)……”
“居民们,请按时在指定点投放垃圾,不要随地乱扔,影响小区环境……”
在上海很多老旧小区,关于垃圾分类的广播会通过居委会的喇叭不间断播放。但对于突然拆除楼下垃圾桶,不少老住户表示不满。
" Ira姚素质(他们没有素质)."家住上海闵行区静安新城的陈老伯对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非常不满。
而他,作为一个“有点素质”的人,等到垃圾桶开放时间到了,和其他居民一窝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手头的垃圾扔了——垃圾堆在最后一个投放点,他根本不分类投放。他管不了这个:“以后要交罚款也没办法。三宁能说清楚吗(谁知道)?”
对于老居民来说,搞清楚垃圾分类似乎是一个“史诗级”的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垃圾房的时间限制成了另一个坎——目前大部分垃圾房的开放时间是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8点,996或者倒班工人每天都要定好闹钟,抽空垃圾。这无疑引起了很多上班族的不满。
但是,教育和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是需要时间的,上海在垃圾分类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7年前,上海开始在居民区和路边推广分类垃圾桶。虽然温和的推广措施不如“强制”措施有效,但垃圾分类的理念或多或少地扎根于上海市民心中。
今年年初,上海长宁区某老旧小区开始严格实施垃圾分类。运营初期,十多位退休阿姨每天轮班当志愿者,站在垃圾房旁,耐心地教每一位扔垃圾的人如何分类。虽然他们工作很努力,但他们很有效率。几位志愿者阿姨说,“现在基本上扔垃圾的人都遵守分类规则。”言语中很是得意。
扔垃圾的时间也可以灵活调整:“确实没时间扔的人,在我们这里毕竟是少数,我们看到了还是会让他们扔的。”
现在负责垃圾房的阿姨逐渐减少了。新规实施后,他们很有信心——至少这个小区的居民会“合格”。
新的垃圾分类条例的实施,也将是国民素质的一大提升。虽然网上议论纷纷,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成为一个干净的天堂。
您可能还想看看:
中国在中美博弈中隐藏的潜在力量
完整列表:中国尚未掌握的核心技术。
起步晚了20年,为什么韩国芯片打破了美日的封锁,成为世界之一?
福布斯发布2019全球品牌价值100强:华为上榜,苹果夺冠
全军覆没!麻省理工零录取中国学生,斯坦福取消面试!好的科研和学术无国界呢?
关于未来的10个核心想法
未来潜力更大的新材料(绝对经典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