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Chinanews.com 6月25日电(彭宁玲)又到了毕业季。根据官方数据,今年中国有909万大学毕业生,创历史新高。
走出校园,进入职场,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会签订之一份劳动合同。试用期,社保,工资...你能理解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吗?如何防“坑”?
拿着这个法律指南,让自己自信起来吧!
图:毕业生大型 *** 会。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三方协议≦劳动合同,但是故意违约可能要承担法律后果!
毕业前,很多小伙伴都拿到了单位offer。这时候,理解三方协议的意义就很重要了。
三方协议,也称为雇佣协议。这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正式建立劳动关系之前,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表达。约定满足毕业生户籍、档案、工资、保险等一系列问题。,自签约之日起至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报到并正式接收之日止有效。
同时,三方协议中的违约金条款是双方达成协议的结果。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违约金条款就合法有效。
所以求职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签了协议,就不能“任性”毁约。否则你不仅要承担法律后果,还会影响你的诚信记录。
-工资、工作内容、时间和地点...这些都是合同所必需的
拿到毕业证,离开学校,每个人都会迎来步入社会最重要的一步: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并且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要点: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各执一份。
根据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时间、工作地点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等必备条款。
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必备事项外,还应当明确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内容。
此外,雇主和雇员可以就试用期、培训、保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
图:一名学生在看 *** 单位联系人的名片。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 如果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每月工资的 2 倍!
法律虽有明文规定,但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但有些“坑”还是要防的。比如有些用人单位会在你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欺负你,欺骗你,强迫你签订劳动合同,或者通过各种说辞拒绝和你签订劳动合同。
这个时候要记住,劳动法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以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所谓无效,是指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此外,对于不签订合同的单位,《劳动合同法》提到,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图:大学生与 *** 单位工作人员交流。中新社记者福田摄
——试用期工资怎么发?不低于合同约定的 的80%!
几乎每份劳动合同都有试用期的约定。
这段时间往往被视为员工在公司的考验期,也是员工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如果你不能适应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或者老板难以捉摸的脾气,可以提前3天通知公司解除合同。
试用期内,工资普遍缩水。但《劳动合同法》划出了底线: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更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更低工资标准。
此外,用人单位不得无故任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可以约定多长时间的试用期?你能重复一下协议吗?
试用期的约定期限主要取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也就是说,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另外,同一用人单位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勇于对重复约定试用期侵犯单位合法权益的行为说不!
图:高校毕业生大型 *** 会。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社会保障不能丢!单位拒不支付可以投诉!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对员工来说非常重要。
以工伤保险为例。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他或她可以获得相关的医疗和康复费用,包括确保基本生活的费用。
现实中,员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职场中的“小白”,单位可能会以“少交社保,多拿工资”为由行骗。但为了维护合法权益,必须守住底线: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能抛弃。
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劳动者有权要求其补缴保费。单位拒不支付的,劳动者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实践中,社保部门一般很难主动发现企业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被拖欠工资的职工为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应主动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或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因此,从试用期开始,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这本实用指南你学会了吗?(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