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妈妈在群里焦急的问我,说幼儿园体检,孩子视力不正常。当她被带到医院检查时,竟然是散光。
她问了我一系列问题:
“我没有发现我的孩子有看东西的问题。怎么会有散光呢?”
“这么小的年纪散光,怎么办?”
“长大后视力能恢复正常吗?”
这应该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孩子散光是怎么回事?它能恢复正常吗?
一、什么是散光?
正常人的眼球都是圆形的,这样可以保证光线在各个方向的折射都是一致的,都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样每个人都能看到非常清晰的图像(如下左图)。散光的人,眼球没有那么圆,会导致光线穿过角膜,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所以看东西很模糊(如下右图)。
看到这里,我们都知道眼球上的这种差异与眼睛的发育有关。也就是说散光基本是先天的。
俗话说,人无完人,大多数人的眼睛或多或少都有缺陷。
所以在医学上,散光一般不叫病,叫“屈光不正”。
二。散光对日常用眼的影响
很多人有散光却不自知。为什么?这是因为生理性散光,在度数较低时,如果不伴有其他眼病,并不影响视力。也就是说对生活没有影响。这些人,自然不会觉得眼睛散光。
但是如果散光的程度很高,对眼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视力下降。散光程度高,看东西经常会出现重影或变形,看不清楚。
2.视觉疲劳。因为看不清楚,人的眼睛会自己调节。如果过度调节,会导致视觉疲劳。
3.总是眯着眼或斜眼看东西。因为看不清楚,为了看清楚,我有时候会眯着眼睛或者眯着眼睛。
三。散光能恢复正常吗?
因为散光基本是自然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散光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不会减少或者加深。
但研究发现,5岁以下的儿童,随着眼球的生长发育,散光程度会逐渐降低。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散光都会消失。可能有一些孩子因为近视散光不多,但是散光会增加。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基本没有办法矫正散光。他们只能戴眼镜矫正,或者等成年后手术矫正。
既然散光基本无法干预,还需要戴眼镜吗?
【/S2/】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散光度数高于或等于200度,建议去眼科门诊,由医生进行方案评估;如果散光度数小于200度,且孩子没有视力模糊等异常现象,可以不做处理,定期检查。
对于学龄儿童,需要从散光程度、眼轴位置、对视力的影响、用眼需求、是否存在视疲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孩子何时需要开始佩戴眼镜。[/s2/]
戴眼镜不能矫正散光,只是为了看清楚,减少视疲劳。
另外,没有可以干扰散光的“滋补品”。同样,增加户外运动,少上 *** 课,少用电脑,也不会引起散光的改变。
总之,大部分散光并不可怕,不需要过度焦虑。如果散光度数真的过大,就要考虑是否会引起视力的其他问题,比如近视。这时候记得赶紧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