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实习记者刘美娇报道
随着P2P时代的结束,只有少数P2P平台成为幸运儿。
曾经风靡一时的P2P平台拍拍贷在行业洗牌中幸存下来,如今转型为助贷平台。
因为早年在美国上市,成为重要的筹码,躲过了共同基金的严格监管和管制,拍卖又开始活跃起来。
最近在各种短视频网站投诉广告,拍拍贷的帅哥美女广告还挺吸引眼球的。“我拍拍贷过,1万块每天利息至少2元,综合年化利率至少7%,最快5分钟到账。”
拍拍贷标榜自己是“正规贷款平台”、“低利率”,不断倡导理性消费。但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在拍拍贷贷到款后,发现利率并不像宣传的那样,不仅有利率,还有各种隐性利率。当用户逾期时,拍拍贷还是P2P时代的样子:暴力通讯录,暴力催收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拍拍贷的投诉多达1.9万条,其中近期关于拍拍贷的投诉尤为密集。可以说,互金时代拍拍贷遗留下来的高息、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原罪”问题并未消失,且屡禁不止。
曾经的P2P鼻祖
拍拍贷于2007年成立于上海,号称中国之一P2P平台,网贷鼻祖。2017年11月10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上市的宣传是“国内最古老,也几乎是唯一一家坚持小额、去中心化的自创P2P平台。”
作为老牌P2P平台,拍拍贷的交易量在高峰时达到了数百亿。然而,在P2P被严厉整治,监管趋严之后,P2P迎来了关停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拍拍贷也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全面向金融科技转型,不再新增P2P业务,慢慢消化存量业务。
2019年11月,拍拍贷发布公告称,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股东批准将公司名称由“PPDAI Group Inc”变更为“Fin Revolution Group”,并建议采用“信业科技”作为公司的双外文名称。
当时通过拍卖和贷款进一步确认,之后就不会再有新的P2P业务,存量业务慢慢消化。拍拍贷将继续作为新野科技旗下互联网借贷的子品牌,而新野科技的业务布局包括服务和赋能的金融科技业务。
2020年11月底,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金融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明显下降。到11月中旬,国内实际P2P网贷机构已经完全归零。
贷款自然就失去了P2P身份。P2P彻底剥离,金融科技转型,已经过去两年了。现在,拍拍贷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贷款平台。
今年8月,拍拍贷母公司信业科技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第二季度促成交易金额334亿元,同比增长153%。营收23.841亿元,净利润6.204亿元。
财报显示,信义科技第二季度平均借款金额为4403元,第二季度新增借款总人数达118.3万,同比增长500.5%。截至2021年6月30日,新野科技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达1.308亿。
此外,信谊科技还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促成的交易金额在350亿元至370亿元之间。
高利率,暴力催收
广告中提到,拍拍贷综合年化利率低至7%(实际利率以审批结果为准)。平台的资金主要是机构资金和银行资金,透明、安全、有保障。
按照平均4000元左右的贷款额度来算,也就是说,以拍卖方式贷款的借款人主要是普通个人贷款。根据新野科技第三季度10%的增长目标,贷款拍卖需要吸引新的贷款人。这也是近期拍卖、贷款加大广告投放,通过宣传推高交易额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贷款广告的狂轰滥炸下,借款人的不满和抱怨与日俱增。
在今日头条和知乎平台上,关于拍拍贷的投诉有上百条。尤其是黑猫平台,截至10月19日,关于拍卖贷款的投诉多达17960条。即有近2万人投诉期房贷款,投诉量也位居榜首。
在黑猫上,有网友投诉,拍拍贷上有四笔借款,借款金额分别为911元(9期)、1100元(12期)、3000元(6期)、8500元(9期),总金额为13511元,已偿还10234.29元。当时借款合同约定利息6%,其余未还。“拍拍贷APP存在夸大和误导宣传。广告中有超低利率等宣传表述,但实际贷款年利率远超36%。”
去年8月,更高人民法院将民间借贷的司法保护限额降至一年期LPR利率(15.4%)的4倍,各地法院在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时普遍采用15.4%或24%作为司法保护限额。在此背景下,蚂蚁花呗、微众银行相继降息。但是,拍卖贷款不受利率的约束。虽然宣传7%的年化利率,但是有各种隐性利率。
更何况是提前还款。有头条博主说,今年10月12日借了22800元,到10月19日,周利息684元,而年利息只有3071元,相当于提前还款3个月的利息。
贷款逾期时,为了收回贷款,无非就是P2P的方法,即自行催收或者外包催收,其中不乏暴力催收的方法。在黑猫平台上,拍卖贷款投诉最多的是暴力通讯录和暴力催收。
多名网友表示在拍卖平台借了钱。因为逾期十天,拍贷的收藏者给很多亲朋好友发短信,说他们欠钱,破坏个人名誉,涉及严重的非法收藏行为。
也有网友发声了。有网友抱怨,拍拍贷暴力催收还涉及无辜。“家里身体不好的妈妈,带着年幼无知的孩子,已经暴力催收一个月了。请停止收集。”
有网友表示,2019年因为疫情困难,无力还贷。不是恶意逾期,还款总额不降反升。但他们却多次打破通讯录进行威胁,甚至谎称自己是法务部的,用短信威胁我轰炸,打 *** 给亲戚朋友,甚至伪装成当地干部进行威胁恐吓,给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在互联网金融整顿的大背景下,拍拍贷一直在努力撕掉自己的P2P标签,向借贷平台转型。然而时至今日,拍拍贷始终无法摆脱P2P平台最丑陋的一面,越来越多的投诉就是一个证明。
其实从拍拍贷的变革来看,无论是P2P还是贷款辅助,还是金融科技,都还是离不开借贷的本质。但拍拍贷原来的借贷资金已经从散户的投资资金变成了机构资金。但放出的资金总要收回来,同时也要考虑到平台的运营成本。所以贷款利率不能太低,坏账率不能太高。在目前的信贷环境下,逃废债的数量会增加,必然会增加。
P2P虽然翻了,但是民间信贷的本质核心没有变,方法也没有变。只是换了个名字和渠道,类似的高息、暴力催收、恶意骚扰等问题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也是人们对其怨声载道的重要原因。
本文由《赣商》杂志旗下新媒体《洞察财经》原创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拨打热线:1851902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