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巴菲特看好比亚迪(巴菲特买比亚迪的原因)
比亚迪为什么一年五次获得巴菲特青睐?原文2021-05-30 18: 04杨凯,公共研究协会1室
新能源产业链热潮如火如荼:从上游材料到电池全产业链,反而到最后下游汽车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这就引出了今天文章的主角,比亚迪。
比亚迪去年一年实现了5倍的增长,成为巴菲特投资的又一佳话。这个“中国特斯拉”终于在去年成为资本市场的逐利对象。但是,当大家都提到新能源可能更先映入眼帘的时候,三位新能源大师——蔚来、理想、小鹏——从企业的急剧变化来看,确实更加犀利,因为行业正处于变革风暴的关键时刻;但从投资安全性来看,比亚迪有更成熟的供应链和产品线。当其进入行业发展中后期,这样的优势会起到企业发展压舱石的作用。
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经过25年的快速发展,从一开始的20人发展到23万人,在全球设立了30多个工业园区,实现了六大洲的战略布局。比亚迪的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从能量的获取和储存,到应用,它构建了一个整体的零排放新能源解决方案。该公司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目前已经构建了从电池、电机、电控到IG *** 的燃油、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传统全动力产品体系,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这是非常难得的优势,也是企业多年积累的基础。
“韩”成功引爆市场,积累多年迎来丰收。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随着自主品牌对高端车型的突破,比亚迪韩作为其目前的旗舰车型,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量,成功引爆市场,也一度因为订单火爆、核心缺失而停产。集成了刀片电池、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碳化硅MOSFET电机控制模块等比亚迪最新技术的韩,一上市就热销,带动比亚迪实现品牌力的突破,在C端开拓更多市场。同时,这款出自保时捷原设计师之手的比亚迪韩并不局限于销售。成功的产品理念被消费者认可后,有望在其他车型中推广,打破人们对国产原厂车型的固有印象,从而有望实现整体销量的增长。
目前以王朝系列为核心的主线产品逐渐形成,E系列丰富了其低端市场的产品矩阵。
王朝系列已经推出7年了。2013年,比亚迪首款王朝车在秦上市;2015年,比亚迪唐、宋上市;2016年比亚迪元上市,除了自己的衍生车型,比如宋Pro,宋MAX,秦Pro等等。唐、宋、秦都分别有燃油、DM插电混动版、EV纯电动车型,有宋Pro、秦Pro占据细分市场,也分别有燃油、DM、EV车型。2018年和2019年,比亚迪王朝系列进入新周期,接连推出系列产品,平均每年5款新车。其中19年推出了唐EV600电动版、宋Max新能源版、宋Pro,继续在中高端领域布局。随着比亚迪2020年成功引爆市场,产品矩阵空已经开启,韩成为公司新一轮车型周期的起点。
电池不断进步,开门见山,开启新格局。是电池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话题。在国家/地方补贴慢慢淡出的时候,各大主机厂也把降低成本作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是磷酸铁锂电池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比亚迪是整车厂唯一掌握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量产经验的厂商。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的成本占比高达40%。比亚迪以电池起家,对电池有着深刻的理解。量产的动力电池涵盖磷酸亚铁锂和三元动力电池。
公司专门研发了磷酸铁锂电池“刀锋”单体和CTP方案,并宣布未来磷酸亚铁锂新CTP电池组体系的质量能量密度将达到160Wh/kg,提升了10%以上,逼近三元622电池组水平。目前国内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40Wh/kg,未来仍将增加空,单位成本下降30%,造成成本。
同时,去年将动力电池从公司整体业务中剥离出来,成立独立运营公司,进一步实现了公司的技术化,走向可持续发展,对其资本运作、业务成本分担、降低风险将产生积极影响。电池对外供应进展顺利,国内外均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在国内市场,我们已经拿下了这段时间火热的“华为汽车”:小康赛勒斯SF5、长安CS55E-Rock、北汽X7PHEV等车型。海外客户相继与丰田和福特签署协议,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汽车。
具备IG *** 上市的实力和条件。IG *** 是一种用于能量转换和传输的功率半导体。具体来说,IG *** 负责交流和直流的转换,同时承担电压转换的功能,决定了电动后侧的能效。比亚迪是中国唯一拥有IG *** 完整产业链的汽车公司。在电机驱动系统中,IG *** 约占电机驱动系统成本的50%。具体来说,IG *** 可占整车成本的7-10%,是除电池外最贵的部件。2019年,该公司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上安装了约19.4万套IG *** ,占市场份额的18%,排名第二。同时,比亚迪积极布局下一代半导体材料SiC。多年的经验来看,产业链的完全掌控能力会在关键时刻为比亚迪发挥突出作用,这也是比亚迪对抗新兴自主品牌竞争力最强的一环。惊喜不仅仅是对自身产业链的掌控,还有开拓业务的可能。
目前股权方面,2020年完成内部重组,2020年5月底引入红杉中国、CICC、SDIC创新等知名投资机构。6月中旬,再次引入SK、小米集团、联想集团、 *** IC聚源、北汽产投、SAIC产投,通过两轮增资扩股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分别融资19亿元和8亿元,投后估值102亿元。这是公司业务结构从垂直整合到战略开放的又一里程碑,有望带动市场对公司进行重估。目前,有传闻称其正准备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估值波动分析与近期股东减持股价从2016年到现在大概五年了。可以看出,在去年的涨幅之前,比亚迪并没有在大盘指数上取得非常超额的回报,尤其是与去年的涨幅相比;本文其他叠加对象为动力电池龙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传统汽车优秀民营企业长城汽车。可以看出他们是同一个产业链,三个趋势趋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之一个被证实较早确立领先地位的公司。长城和比亚迪几乎同时开始上涨,涨幅基本一致。两者都在短短半年左右实现了数倍的增长。在2月份的下跌趋势中,比亚迪的跌幅比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长城汽车更深。汽车行业需要持续销售爆款车型。长城去年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哈弗和坦克的出售,支撑了一定的股价。但从比价效果来看,比亚迪和另外两家属于同一赛道,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长城汽车现在都在逼近新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也是值得期待的。
从估值上看,汽车行业看PB,目前处于近十年PB估值的顶端,而去年的一轮已经远远超过15年牛市估值,足以证明现在新能源的景气度和情绪有多高。从安全边际来看,确实没有什么性价比,但是就像美股的泡沫一样,泡沫的存在和泡沫的破灭完全是两码事,新能源正在经历百年一变。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情景很难预测。
本周五结束后,公司宣布董事夏佐全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减持价值约21亿的股份,占其个人股份的12%,占总股本的0.42%,并承诺未来三年内不减持股份。减持一定是获利空,短期会打压股价,长期也是正常现象。而且对于日成交60亿左右的比亚迪来说,这个份额并不构成交易冲击,更多的是从情绪方面影响。
百年巨变,卡位未来汽车工业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革中。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行业初级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变数。类比七八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当时正处于石油危机的历史机遇期,日本汽车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推出小排量大功率车型,并叠加一定的成本策略。日本汽车企业开始走向世界,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要分支。
也就是说,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能力,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能力可以分为传统制造能力、电动化能力和智能化能力。
在传统制造能力方面,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在多年被外资品牌垄断的传统燃油车领域,自主品牌车型在15万以内的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一汽红旗等部分品牌在30万豪华车中排名靠前,比亚迪名列前茅,相比新势力也是绝对优势。
电动化能力方面,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最早,三电系统技术储备深厚,纯电动平台布局积极,产品力明显优于国外品牌,拥有完整的三电系统产业链,这是传统燃油车的绝对优势。
智能能力方面,比亚迪顺应产业转型,积极布局智能网联,与华为开展深度合作。目前,华为车载系统已与韩一同亮相,实现华为手机NFC解锁等智能功能。基于以上三大能力,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比亚迪将带领自主品牌成为行业的“潮流引领者”,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红海市场过度竞争后有望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