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既有李白的“黄河之水是怎样上天入地,一去不复返的”,也有杜甫的“落叶如瀑,而我看长河总是滚滚向前”。还有一条河,在世人的眼中,静静地活了千年。
这是中国南方更大的水系——珠江。与黄河和长江不同,珠江属于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组成的大型复合水系。
图片|广东省地图(编号:GS(2019)3333)自然资源部
珠江与辽阔空房串联:西江人体验到了它的大气磅礴。它从云贵高原冲下来,几经曲折,一次次下降。贯穿两广两千一百多公里。北江的人们体验了它的美丽。发源于南岭山脉,粤北各县环抱。东江的人们体验了它的纯净和美丽。它从江西寻乌九波波山流出,在河源市汇入青山环绕的万绿湖。
从上到下:西江、北江、东江、土冲创意
它还被串联了很久,见证了千百年前南方的不毛之地,蜕变成一个灿烂繁荣的南方奇迹。
它连接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来自珠江源头的聂耳,以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序幕,诞生在珠江入海口一侧的冼星海,再以一曲《中华狂想曲》将中华民族的解放历史推向 *** 。
我爬到了顶端。我纵览全球,浩瀚的江河一去不复返,于是我们将踏上开放包容的珠江文明之旅。
01.三龙吐珠,八门入海。两亿年前,珠江各大水系原本都是单独入海,互不相连。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流水反复侵蚀冲刷,造就了无数的喀斯特地貌(也就是今天的喀斯特地貌),穿山越岭,连接明暗河流,形成了今天独具风格的珠江流域。
图|中国主要江河湖泊分布图(部分截图)自然资源部
珠江最初指的是一条从广州到河口的96公里长的水道。因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北、东江、珠三角河流的总称。关于珠江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大约2000年前,一位波斯商人花重金买下了阳方宝球,南越国王赵佗视之为国之宝,准备带回中国。在这条曾经有2000多米宽的河上,他拿出了圆球,玩了起来。当时狂风大作,白浪汹涌,商人晕头转向之际,宝珠坠入河中,化为圆形巨石,成为后来的海珠石。
真正的海珠石是珠江航道中的巨型礁岛,又称海珠岛。到了宋代,石头还在河中央,后来由于冲积的河流泥沙,逐渐与珠江北岸的土地相连。
图片|蒋敬姜妍西路图宠创意
珠江从各种源头流下,洞穴、石林、瀑布星罗棋布,景观格外妖娆。珠江像一条丝带,连接着沿途无数名山、秀水、奇峰、异洞。
三条河中,西江最长,西江干流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名称:上段叫南盘江,汇北盘江后叫红水河;进入回流江中游后,称为钱江;惠裕江之后,称为蒋勋;直到五洲遇到桂江才叫西江。
图片|贵州南北盘江流域风光和虫子的创意
由于断层多,落差大,南北盘江流域形成了许多巨大的瀑布,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和云南的大叠水瀑布。其中,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更大的瀑布,宽20多米,高五六十米。瀑布位于北盘江支流大浜河上。汹涌的白水河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口吐白沫[/k0/],随风飘荡,远达市街。夕阳明亮地照耀着。这一壮美的场景就是“雨中的金街”和“雪中的夏川”。
图片|贵州黄果树瀑布,土冲创意
柳江流域石灰岩多,所以峰多洞多。这种天然洞穴是古代原始人的避难所。1958年,在柳江通天岩发现“柳江人”化石。其年代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相同(约5万年前)。
兴安县有一条支流桂江,离湘江源头很近,分水岭较低。2000多年前的秦代,劳动人民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开凿了一条运河——灵渠,把湘桂两江连接起来。它仍然是珠江和长江之间唯一的运河。桂江的水源有一部分是从湘江分出的,所以长期以来就有“李翔同源”的说法(桂江上游称为漓江)。
图片|桂林灵渠图虫创意
桂江上游更大的城市是桂林,号称“天下之一山水”。它从竖峰森林之巅拔地而起,各种山峰如骆驼、象鼻、玉笋、绿屏,无与伦比。在独秀峰上俯瞰全城,流水伴着青山,悠闲地绕着市区蜿蜒。真可谓“千山围野,城围水”。
从桂林到阳朔,沿漓江两岸80至90公里之间,林墙背峰,水清沙白,河随山转,景色更奇以至于有另一种说法:“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天下”。
图|桂林山水,土冲创意
因为全流域都是石灰岩,桂江特别清澈,含沙量比红水河小很多。所以桂江在梧州汇入西江时,清澈浑浊,经久不息,故称“鸳鸯河”。
作为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肇庆除了七星岩、鼎湖山之外,还有著名的仿古“土特产”——端砚。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是羚羊峡岩石制成的砚台。磨后很难干,质硬质软,像小孩子的皮肤,有敲木头的声音。肇庆古称端州,故名。
图片|肇庆鼎湖山,弓首线虫创意
在这三条河流中,北江,它的主要支流都发源于南岭山脉,南岭山脉是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北江地区一直是广东最重要的林区。从高处空望去,山的大部分都被树木覆盖,仿佛绿色的大海上波涛起伏。
“绿叶”中有艳丽的“红花”。北江流域有许多由红砂岩和页岩组成的红色盆地,如南雄盆地和仁化盆地。红砂岩被流水切割,往往形成陡峭的山峰。这种地形以仁化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丹霞地形”。丹色如霞,壁立如削,令人叹为观止。
图|丹霞山,土冲创意
北江流域也有古人类的痕迹。人们在韶关市以南十几公里的马坝石灰岩洞发现了“马坝人”的化石。其年代晚于北京人,但早于柳江人。
在整个珠江流域的最东部,三条河的流量最短,干流只有西江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几乎是一个整体。东江流域最著名的山是罗浮山,横跨博罗和增城。它拥有400多座山峰,也被称为“岭南之一山”。飞顶是罗浮山的更高峰,离海只有一百公里。清晨,你可以观看海上日出的奇观。
图片|罗浮山图虫创意
三条河流出南海,相互靠近,形成河网复杂,纵横交错的珠江三角洲。由于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方向难辨,所以河口只有八个,分布在广东省的六个市县,被形象地描述为“三龙吐珠,八门入海”。
八大入海门示意图(虎门、角门、红旗门、横门、磨刀门、纪明门、虎跳门、崖门)
其中,虎门是中国南方出海的重要门户。清代,林则徐在虎门销毁贩运到广州的 *** ,广东军民在此与英国侵略者血战。中国近代史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02.大河古风如歌。*** 开天辟地,舜帝南巡,珠江流域充满传奇。“夫差之后,中国为了帝舜,实行天子之位”。据传说,叶舞是舜帝致力于珠江生计的地方。
然而,蜿蜒的武陵山脉和一望无际的林莽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和中原之间的屏障。直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兵分五路,一路杀到岭南,珠江流域成为帝国版图的一部分。
图片|航拍珠江和虫子创意
秦始皇发兵五十万,过武陵,过灵渠,直取岭南。五十万大军中,有一个河北小伙子。10年后,他从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成为 *** 官员和一国元首。他就是南越的开国君主——赵佗。
赵佗在当时名声极好。他从中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他被誉为“赵佗中王南岳,以小诗改其俗”。岭南“变了风格,流行起来了”,“学校越来越流行了”。珠江流域在空之前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南越在赵佗建立,定都番禺(今广州),历时93年。番禺作为国家首都,体现了南越灿烂的城市文化。三国时期,交广、广州分治,番禺由广州统治,故名广州。
图片|余一(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图虫创意
中原文化对岭南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珠江水系的先民们早就明白了“山之性使人壅塞,水之性使人通达”的道理,为中华文明千古作出了无数的历史贡献。
正因为如此,在珠江流域诞生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禅师慧能。南宗学派以慧能佛教的世俗化、实用主义为精髓,在中国历史上得以确立,成为岭南乃至全国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现在供奉六祖真身的曲江南华寺,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寺庙。
图片|南华寺土冲创意
古老的珠江文化遗产正穿越历史走廊走向大海。盛唐时期,广州通海一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洋航线,起于广州珠江口,沟通亚非欧。16世纪以前,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代表了以珠江流域为腹地的南海航运,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起源地。
隋唐以来,大运河的开通,不仅提高了内河航运技术,而且使珠江三角洲水系通过北江-南岭-赣江-鄱阳湖-长江进入全国运河联运体系。
图片|南海一号馆展品,弓形虫创意
古人在南岭山路上修大禹岭路,大大增加了这条粤北通道的通行能力。南北内外,让广州成为贸易大都市,成为珠江流域最古老的明珠。两千年来,这座自信开放的城市始终面向四面八方,令世人惊叹。
03.山河深情,河山妩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珠江水养育八方人。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了珠江流域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移民。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到珠江源头,在这里居住过,距离珠江源头不到10公里的松林村。全村11000多人,100多个姓氏。自从秦始皇的50万大军沿着这条五尺栈道踏入西南边陲,中原将士的忠魂就融进了彩云之南的红土地。
图片|胜景馆图片网
居住在云贵交界处胜境关的村民,都是明清士兵的后代。他们至今还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服饰,被称为今天的“屯堡人”。云贵两省很多少数民族都是外地移民的后裔,珠江上游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他们成为理想的家园。
珠江中下游两广移民更是繁荣。珠玑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唐宋元以来的数百年间,大部分来自北方中原的先民都要通过这条巷子进入岭南腹地。因此,梅岭古道上的这一景观成为了中原文化和南越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北方移民心中的圣地。
图片|朱吉祥图宠创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民话题在富有移民传统的珠江流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是中国的南大门,在历史上多次作为中国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窗口。一位老人,凭着敏锐的眼光,把这片区域定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于是,中国历史上更大的移民潮再次选择了珠三角。
图片|深圳图片网
与广州不同,深圳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移民指数在90%以上,原本地居民不到10%,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是深圳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4.经济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初春,当北国还在冰封雪冻的时候,珠江上游的曲靖罗平坝子20万亩油菜花已经盛开,金黄一片,与点缀在花海中的喀斯特峰峦形成一道奇妙的景观。以前,这只是穷谷最常见的油料作物,但自从聪明的罗平人办起了油菜花旅游节,那些“藏在闺房里却不为人知”的油菜花,一度成为“万人喜爱”的旅游景点。
图片|罗平油菜花照片网
在珠江上游对岸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初春时节,映入人们眼帘的不是油菜花的浪花,而是仿佛直冲云霄的梯田。哈尼族著名的节日叫做龙舟节,旨在确保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村庄平安。端午节吸引游客,当天的长龙宴最长可持续数英里。
图片|哈尼梯田,土冲创意
如果说,珠江上游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优势,打响了旅游经济的品牌,那么,珠三角下游凭借毗邻港澳、临海的地理优势,以及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实力,创造了市场,加速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拓展了更广阔的经济发展领域。
虎门,位于珠江更大的入海口,180年前是林则徐卖烟御敌的名镇。现为中国“四大服装市场”之一和服装批发中心,珠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图片|东莞虎门,弓首线虫创意
在珠江口伶仃洋的东侧,有一个小岛,六千多年前就有人居住。自古以来就是珠江海上航线的交通枢纽,后来发展成为一座万商云集、举世闻名的现代化海港城市。它叫香港。
河口西侧还有一个小岛,是西江泥沙堆积形成的。在航海时代,它将珠江水系与外国海洋连成一个整体,既是珠江流域乃至全国外贸商品的集散地,也是东西方贸易的中继站。它叫做澳门。
香港和澳门是珠江流域最后两个城市。它们像是珠江的两个门户,更像是镶嵌在珠江口外的两颗耀眼的珍珠。粤港澳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地理人文交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整个珠江流域乃至中华文明增光添彩。
图|粤港澳大湾区地图(审核编号:粤国土资(2019)4343号)自然资源部
珠江文明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体现在西电东送工程中。南盘江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右侧有一座大型雕塑,四只巨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是我国之一座多元投资、股份制的大型水电站。其建设规模在当时位居亚洲之一、世界第二,是西部开发、中东与西方合作的典范。南水北调前,西电东送后,共同谱写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神话篇章。
1998年8月28日,北江干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自此,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北江下游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为下游的广州和珠三角地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防洪安全,为粤北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飞来峡大坝,土冲创意
西电东送和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在珠江水利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而珠江向港澳供水工程则是血浓于水的真实再现。
上个世纪,香港的淡水供应一直是香港人心中的一个结。供水紧张时,不仅仅限于供水,还通过船只向珠三角地区补充。后来港人缺水惊动北京,东深供水工程、沈东引水生物消化工程相继建成。目前,香港70-80%的用水、深圳50%以上的用水、东莞东沿线8个镇约80%的用水均来自沈东供水工程。
图片|香港图片网
然而,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强度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态破坏和水污染。在建设现代社会的同时,珠江儿女不愿意牺牲环境。
人们在不断寻找更佳解决方案,现在可能有了初步答案:“清澈的海水和郁郁葱葱的山脉是无价的财富”。
在珠江源头的悬崖上,有来自四省的留言,其中“思饮水”刻在广东省。几十年来,关于珠江源头的保护,诞生了无数感人的故事。东江水质能始终保持一、二类水的良好水平,与上游的水土保持和中游的生态保护是分不开的。
除了中上游的努力,广州还在千年沟通时进行了多年的河道污水治理,还了珠江的原貌。
图片|珠江源头,土冲创意
中山市垭口村的村民也用自己的行动回答。垭口村位于珠江八门之一的横门入海口,这里沿着海岸线有一片保护完好的红树林。为了保护这一原始生态,他们 *** 了成千上万的诱惑,把“保护红树林”写进了村规民约,为保护珠江做了最后的坚守。
这条沉寂了千年的河流,依然向东流去。无论是其巨大的流量,还是其文化的分量,都不逊于黄河和长江。
珠江,从云南风情万种的红土地上来,穿过贵州碧绿的苗岭,飘过广西风景如画的村落,走进广东繁忙的交通,无时无刻不注入港澳的灯火,奔向太平洋,追逐大海的波涛,吹着海洋的风,实现南方儿女的远大抱负。
图片|珠江,弓首线虫创意
...超过...
参考数据
1.《祝福珠江》,老洪凯、黄伟山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谭:《珠江文化之旅》,羊城晚报出版社,2015年。
3.许:《珠江》,中国青年出版社,1965年。
4.、陈·:“苍梧古陆观与珠江(岭南)文化之源”,《社会学家》,201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