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牛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
寄生虫作为一种外来动物,附着在宿主身上,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会对宿主产生很大影响,破坏牛的免疫功能,吸收牛的营养物质并大量繁殖,对牛造成身体伤害,甚至引起人畜共患疾病,危及饲养者和其他健康畜群。牛寄生虫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牛在饲养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季节、饲养、管理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寄生虫病的发生。本文简要分析了牛寄生虫病的识别和治疗。
牛寄生虫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
1.牛球虫病
牛球虫病的病原来源是寄生虫寄生在牛肠内,引起临床出血性肠炎。发病前约有2 ~ 3周的潜伏期,整个发病过程约为10 ~ 15天。发病时肠道黏膜被寄生虫破坏,导致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便血、腹痛。患病初期,病牛情绪低落,被松散的毛发所迷惑,体温略有升高或正常。粪便稀薄,略带血性。大约一周后,症状加剧,病牛食欲不振,消瘦,情绪低落,喜欢躺着。当体温上升到40℃-41℃时,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肠道蠕动增加。随血排泄,混有纤维素假膜,恶臭。病末大便发黑,几乎全是血,体温下降,死于恶病质。在夏秋潮湿多雨的季节,为地方病;这种疾病经常发生在小牛身上。
牛球虫病的防治措施:对于感染了牛球虫病的牛,可以选用药物地君灵,然后根据年龄、具体发病情况、发病程度来选择剂量。如果连续注射三次都没有效果,就服用维生素注射液,防止肠道再出血。
处方一:氨基脯氨酸,20-50mg/kg体重,口服一次,5-6天。
处方二: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100mg/kg体重,肌肉注射一次,每日一次,连用5天。连续使用两天后,口服。
3.药方:白头翁45克,黄连25克,木香25克,黄苹果30克,秦皮30克,炒槐花30克,地榆炭30克,仙鹤草30克,炒壳30克。水煎取汁,一日一剂,服三日。
4.处方:槐花15g,地榆15g,白头翁20g,甘草10g。、青牡丹0克、牡丹皮10克。是细粉,每日口服一次,连服3天。
2.牛螨病
牛螨病传染性很强,主要分为疥螨和痒螨两大类。感染后的症状有:局部脱毛、损害皮肤的皮炎等。感染此病后会出现混合感染,导致牛周围皮肤瘙痒。
,以至于牛长时间摩擦患处,导致皮肤增厚,直至病变遍布全身。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影响健康,导致生长速度停滞。
牛螨病的预防与控制
首先,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要定期打扫牛舍,改善牛舍通风,定期用1%敌百虫溶液对牛舍进行消毒,注意牛的生活环境。
西医治疗:对牛患部进行局部治疗,每隔一周在牛患部喷洒0.5%敌百虫。结合伊维菌素0.2 mg/kg bw,皮下注射。
中药治疗:配方1含硫磺30克,花椒30克,木鳖30克,枫树30克,水银6克,蛇床子60克,盐15克,核桃仁120克。研成细粉,与棉油混合,涂于患处。
两恶性500克,火炬硫磺150克,炒白胡椒45克。取30克药物,加入750毫升煮沸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冷却,用带柄的刷子涂抹患处。
3.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是牛的一种主要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的病原体是肝片吸虫和巨大肝片吸虫。蠕虫寄生在牛的胆管中,可引起胆管炎、肝炎和肝硬化。病牛营养减少,奶牛产奶量降低,有时甚至会造成死亡,对奶牛危害很大。
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蠕虫的数量以及牛的年龄和体质有关。一般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但严重感染会导致发病。急性病例表现为呆滞、腹泻、肝脏压痛,有时猝死。慢性牛患有抑郁症、皮毛粗糙、食欲不振、行走缓慢、胎膜苍白、周期性瘤胃肿胀或前胃松弛、腹泻和体重减轻。后期下颌和胸部以下出现水肿,触诊有起伏感或面团样感,严重贫血,公牛繁殖力下降,母牛不孕或流产,常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治疗:
1.硝基酚是杀灭牛羊肝片吸虫的理想药物。这种药有三种:粉剂、片剂和注射剂。前两种类型可以口服或混合在饲料中。给药剂量为每克干体重育肥牛3-4毫克,注射剂量为每克干体重体重0.5-1毫克。注射驱虫方便、准确。中毒时,注射葡萄糖溶液*或把牛带到阴凉处,喷冷水。
2.硫代二氯苯酚,口服,每公斤体重40 ~ 60毫克。
中医治疗
鸦胆子42克,茶叶120克,生姜90克。水煎,温服。
二贯众50克、苦参40克、槟榔40克、苦皮40克、龙胆草40克、大黄30克、茶叶50克、泽泻30克、厚朴30克、苏木20克、肉豆蔻20克。水煎温服,服药前30分钟服蜂蜜250g。
4、牛皮蝇蛆病
牛蝇蛆病是养殖中非常常见的寄生虫病,会大大降低奶牛的产奶量,甚至使犊牛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一旦感染牛蝇蛆病,奶牛的皮肤会出现阶梯式下降,对养牛非常不利,也会导致农民经济收入下降。牛蝇蛆病一般发生在夏季,此时气温比较高,蚊蝇大量繁殖,导致牛蝇蛆病的发生。当幼虫钻入牛皮肤时,引起牛的瘙痒、焦虑和局部疼痛。幼虫在体内长期游走,损伤组织,在咽和食管游走时引起咽炎和食管壁炎症。会影响奶牛的正常休息和进食,还会造成奶牛流产。因此,有效防控牛蝇蛆病势在必行。
西医治疗
运输途中的幼虫可在10月中旬和次年1月底用0.1-0.2毫升/公斤的10%-15%的精制敌百虫水溶液注射入臀部肌肉。或者11月到12月,肌肉注射倍硫磷,7毫克/公斤体重。可使用10%或15%的敌百虫溶液杀灭尚未到达牛背部皮下部分的幼虫。每年蚊季一过,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Albi Zin 0.2mg/kg体重一次,可有效预防牛蝇蛆病。
中医治疗
2公斤当归用4升醋浸泡48小时。9月中旬和10月上旬,牛背每侧各涂一次浸液,大牛150毫升,小牛80毫升,以浸泡皮毛和皮肤。
将100克的南瓜和25克的石灰捣碎,涂在患处。
5.胃灼热
焦虫病又称梨状肌病、血孢子虫病或巴贝斯虫病,是由寄生在牛红细胞内的多种巴贝斯虫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此病主要由硬蜱传播,呈地方性和散发性。血尿是典型症状,病牛会伴有黄疸、贫血、高热、黑红色粪便等症状。牛焦虫病牛焦虫病的原虫会寄生并生长在牛的网状内皮细胞中。牛感染这种病,会出现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出血,死亡率比较高。
西医治疗
一片苯海拉明,按5-7 mg/kg体重,配成7%溶液,深肌注3天,必要时间隔2天再注射2次。
地黄,4-6 mg/kg体重,配制成0.5%的水溶液静脉注射,然后每24小时注射一次。或者交替使用苯海拉明和黄色素,第1、3天用苯海拉明,第2、4天用黄色素,效果更好。
Triacapulin,每公斤体重1毫克O.6,制成5%溶液皮下注射。
中医治疗
茵陈60克、苹果60克、木通木通30克、每日花粉30克、黄连70克、连翘60克、地骨皮60克、栀子60克、牛膝30克、桔梗24克、柴胡60克、贯众60克、蜂蜜200克。一共最后一次,一次取完。
方青草150克、常山45克、柴胡90克、黄平和何首乌80克、党参12克、地黄12克、甘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