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种类(菊科蔬菜)
菊科是一个超级大家族,共有1600 ~ 1700属24000余种。曾是植物界更大的一科,但近年来被不断发现新物种的兰科超越。但是菊科贡献给人类的栽培蔬菜并不多,与其大家庭的地位很不相称。常见的只有几个。如果你不同意,你看。
生菜充满了佛法。图1.1莴苣
菊科蔬菜排名之一的是生菜/莴苣,撑起半边天。它起源于中国沿海,在隋朝或更早的时候传入中国。最常见的茎是莴苣,莴苣/var.angustata,肉质茎膨大。《中国植物志》中的描述是“厚或极厚”,大概也有一些胖瘦的区别。据说生菜虽然是外国的,但却是地道的土特产。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吃莴苣的茎,而伊稀人主要吃叶子。
图1.2油麦菜和生菜
图1.3莴苣
图1.4卷心莴苣
当然莴笋的叶子也可以吃,但是质量毕竟赶不上特叶莴笋。叶型不仅有多枝莴苣/var.ramosa和卷心莴苣/var.capitata,还有油籽莴苣/var.longifolia,还有各种新品种,颜色有绿有紫,叶片有褶皱或无褶皱,可谓五花八门。莴笋叶脆嫩可口,微甜,生吃或炒食更佳。
南菊和北菊不是一回事。图2.1菊花
图2.2菊花
不要说南菊和北菊不是一回事。它们甚至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活跃在菜市场上的菊花有三种:藜蒿、藜蒿、蒿茎。藜蒿是最独特的。其叶无次生羽状,但边缘有不规则的大锯齿或羽状浅裂。基本是纯食叶菜,肉质茎也能吃。南方省份种植种类多,北方很少。只在青岛菜市场见过一次。
图2.3菊花或蒿茎
图2.4菊花或蒿茎的花
图2.5蒿茎观赏品种
南菊很好认,艾草茎/G. carinata和菊花/G. coronaria就难认了,只好一起写,实在分不清。两者的叶子都分成两羽状,连叶带茎一起吃。味道没有区别。有些人非常喜欢他们,有些人讨厌他们。只有瘦果有些不同,但菜市场不会有瘦果给你。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真的不是同一个物种,所以在菜市场上也要被当成同一个蔬菜,懂吗?
什么是“苦菊”?图3.1菊苣
让人挠头的不只是菊花。菊苣/菊苣不是一盏油灯。Fo在对菊苣的介绍中表示,栽培菊苣/菊苣和菊苣/菊苣在中国作为叶菜广泛种植(菊苣的根也可以吃,可能在中国不普及),但“下列表”中只有菊苣而没有栽培菊苣。我不知道为什么。注:“栽培菊苣”是该物种的中文名。四个字要一起读,但不能理解为“栽培菊苣”。
图3.2菊苣的栽培
图3.3软化菊苣
图3.4菊苣
常见的“苦菊”大概是栽培的菊苣/菊苣,基叶深深裂开或完全裂开,就像一坨绿色的鸡毛,一般用来凉拌,很少煮熟。图3.3显示了软化和培养后的软化菊苣,图3.4显示了结红叶的菊苣。两者应该都是菊苣/菊苣(有人认为图3.4结菊苣是菊苣,国外不知道,经常混淆),等级稍高,一般菜市场看不到。此外,菊苣的根也可以食用或磨碎来代替咖啡。
三名地下工作者图4.1牛蒡
图4.2牛蒡
牛蒡/牛蒡子,原名牛膝和大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肉质根可食,有长根品种和短根品种。《中国植物志》说根可以入药,但没有提到它的食用价值。因为纤维含量高,味道好不好说。大概只有没见过世面的日本人才有绿眼睛的味道吧。日本也有专门吃叶柄的叶牛蒡。在国内有栽培,流行过一段时间,最后也没掀起多 *** 澜。
图4.3菊芋
图4.4菊芋块茎
菊芋/菊芋,俗称生姜或盾叶薯蓣。这是一个老熟人。在我的家乡和农村很常见。已经成为泛滥全国的外来入侵物种。茎、叶、花与同boss向日葵相似,但明显比一号小。地下块茎富含淀粉,可以食用。《钟馗》说“块茎也是一种美味的蔬菜,可以加工成咸菜”,太夸张了。新鲜的东西不好吃,不能称之为“好吃”。一般只腌制成小咸菜或酱菜。
图4.5菊花马铃薯
图4.6菊花马铃薯
菊花/雪莲果,俗称雪莲果,原产南美,传入中国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地下根的形状像地瓜,乍一看几乎难以分辨,但其内部脆甜多汁,与地瓜有很大区别。它可以作为“水果”去皮生吃(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些人吃不惯),也可以作为蔬菜煮熟,炒、炖或煮汤。菊芋也是和菊芋一样的块茎,也就是图4.5中粉红色的部分,可以用来繁殖。
被委托的“山村男人”图5.1蒲公英的栽培
图5.2超市出售的栽培蒲公英
菊科的野菜很多,有些已经正式编入农业生产。蒲公英/蒲公英(或同属)为一。嫩叶可蘸酱生吃或拌沙拉,清香爽口。也可以剁碎做馅、油炸食品、煎蛋、煲汤等。,并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栽培。还有人工培育的四倍体品种,长得跟菠菜一样快,叶脆,质量好,跟野外的粗货不一样。
图5.3菊花脑
图5.4菊花脑鸡蛋汤
菊花/菊花脑目前被认为是野菊花/野菊花的食用品种,是鲸鱼人喜爱的野菜之一,是人工栽培的。其嫩叶采摘食用,做法比较清淡,清炒或做成汤。菊花脑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包括菊酮、冰片、乙酸龙脑酯等物质,因此具有独特的清凉香气,被人们赋予了“降火”的附加功能。行不行,就看你有没有诚意了。
图5.5海棠
图5.6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商品名:紫背天葵)与紫背天葵(商品名:紫背天葵)与紫背天葵(商品名:紫背天葵)与紫背天葵(商品名:紫背天葵)与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G. divaricata),前者是新型特色蔬菜之一,后者通常在家中栽培,两者都有“保健蔬菜”的美誉。然而,事实令人尴尬。两者都属于菊科千里光属。该科植物一般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对动物和人有明显的肝毒性,可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不宜食用。动物喂小龙虾都有中毒的案例,更别说人了。
异国新贵朝鲜蓟图6.1洋蓟
图6.2洋蓟
图6.3刺藿香
蓟/菜蓟,也称为菜蓟或朝鲜蓟。原产中国海地区,在欧洲也有栽培,在中国也有。肉质花托和总苞片基部的肉质部分是可以食用的,所以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吃到。看了食用洋蓟的视频,让我感到焦虑。让我想起了上海人坐火车吃大闸蟹和一只从上海到北京吃螃蟹的故事。有钱有闲的朋友可以试试。P.S .同样,朝鲜蓟/刺人参在中国也有栽培。
P.S .除了洋蓟,大蒜叶婆罗门参/Tragopogon porrifolius(商品名为婆罗门参,肉质根和嫩茎叶均可食用)和黑婆罗门参/西班牙鸦葱属(其实就是西班牙鸦葱属)在国内也有引进,但太冷门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还有大规模养殖日本蜜蜂/蜂斗菜,在中国是野生的。不清楚有没有引种栽培,就略过了。
其中有多少是常见的?只有莴笋、菊花或艾草茎、苦菊(栽培菊苣)、或南菊,是比较受欢迎的蔬菜,栽培面积和供应量都比较大。真的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