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延期(这次2020有3个特殊点)
2020年高考延期。
原定于6月7日的高考推迟一个月至7月7日。
一场高考,涉及几千万考生,影响亿万家长和家庭。很多人说这是历史的见证。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们之一次见证历史了。我们以前经历过。与以往的高考延期相比,这次的原因更特殊,影响也更大。
一. 2008年,更大的一次延期今年之前,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高考延期更大的一次是在2008年。
当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当时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高三学生一直没有机会进考场。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一方面是紧急的灾后重建工作,一方面是保证幸存者高考的一种方式。
最后,四川、甘肃两省经过慎重研究,经教育部批准,决定推迟高考,原定6月7日开始,延期至7月3日。
本次延期涉及四川省45个县和甘肃省17个县市,共计12万余名考生。
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含泪的耽搁。当时我在安徽合肥某大学考研。高考那天,在食堂看电视报道,有两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是活动板房。
由于灾区仍不时发生余震,延期的考生大多在活动板房参加考试。空露天操场设置活动板房,地势平坦。
另一个是受伤的学生。
那次参加高考的考生很多家庭都受到了灾难的影响,甚至我也带着伤参加了考试。
十几年过去了,我接触了一些研究报告。我发现当年参加延期高考的灾区学生,大部分都还不错,但是很多人的心理创伤还没有恢复。
第二,另一个延伸,知道的人不多。事实上,在2008年四川、甘肃高考延期之前,福建也有过鲜为人知的高考延期。
2006年6月,福建省建瓯市连续数日遭受暴雨袭击,当地遭受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
当时距离高考只有三四天,但在暴雨下,当地大部分城区被淹,原来的高考考点被淹,供水供电几乎完全被切断。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是暴雨和洪水;一方面是一年一次的全国高考;一方面是考生的生命安全。
你想延期吗?当地多次研究请示,做了各种预案。
直到6月7日原定考试开始,早上7点多,洪水才退去。在没有最终决策权的情况下,当地 *** 做出了推迟高考的决策建议。
早上五点,当地110接到了200多个考生的求助 *** 。得知高考延期,很多考生都以为是恶作剧。
最后建瓯高考延期到6月13日。本地考生的试卷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备用B卷。
这次延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更大规模的县域高考延期。
虽然这次高考延期,当时有很多媒体报道,但可能是因为涉及的范围不大,所以今天知道的人不多。
我还看了一篇报道。时任建瓯市委书记的卓朱莉也写过一篇文章,讲述高考延迟处理的启示。
他认为,这一次从处置到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没有人因灾缺考,考试质量稳定,考生和家长都比较满意。
第三,这个延伸有三点不同。与前两次高考延期相比,这次至少有三个特点。
1.更长时间
2006年和2008年两次延期,都不到一个月。
福建建瓯,从6月7日推迟到6月13日,不到一周。在四川和甘肃,推迟到7月3日,不到一个月。
这次延期整整一个月。从时间上看,这是恢复高考以来的之一次。
2、范围更广。
前两次推迟,一次是在县一级,另一次是在省一级,涉及的地区和受影响的人相对较少。建瓯涉及考生4000多人,四川、甘肃涉及考生最多只有12万人。
今年的延期,涉及1000多万考生,涉及地区,全国范围。根据教育部的公告,目前除了北京和湖北,其他都要延期。
因此,需要调整的教育、招生、后勤、安保、应急预案将是全方位的,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将超乎想象,前所未有。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3.原因比较复杂。
三次高考延期的原因各不相同。
一次是洪水灾害,另一次是地震灾害,这次是新冠肺炎疫情。三者的相似点是突发灾难。
但相对来说,灾害范围之广,变数之大,就是疫情了。
此前,很多人认为,在盛夏到来之前,疫情会得到完全控制。然而,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许多专家倾向于认为,全球疫情很可能会延续到夏秋之外,甚至更长时间。
在教育部公告的最后,有一段话:“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高考日程安排意见,经教育部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湖北省和北京市的高考时间是根据疫情情况确定的。
大胆推测,很可能湖北和北京的高考时间比其他地方晚。
目前高考已经延期一个月。未来会怎样?没人能真正保证。大概,我们都要做好长期对抗病毒的心理准备。
四、调整心理,抓紧备考。回到推迟高考的具体决定。
在我看来,延期的决定是慎重而及时的,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考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
之前关于高考是否应该延期的议论很多,大家心理上都处于观望状态。
不仅是考生,家长和老师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处于一种无名的焦虑之中。既然石头落地了,你可以放松了。
高考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最公平的,也可能是对一个人命运影响更大的一次考试。
在这个特殊时期,考生的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利用好这多出来的一个月,抓紧时间查漏补缺,做好复习安排。
毕竟不管推迟多久,最终还是要走进考场,分析成千上万的原因。最终,我们还是想得到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