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这部不朽的著作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文明。书中许多警句和格言广为流传。而且你要知道,《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多达112个!
1.哀而不伤
解释:伤心而不难过,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还形容诗词曲赋优美典雅,感情适中。常用来比喻做事不过分,不过分。
出处:《论语》《关雎》,喜而不淫,悲而不伤。"
2.整天吃,没有意图
解释:全天:全天。整天吃东西什么都不管。
来源:《论语·阳货》“终日食之难,然其难!”
3.北辰星拱
解说:北辰:北极星;总计:音响拱门,环绕。北极星很高,周围都是星星。古有言,以德治国,则天下合。之后也比喻得到观众支持的人。
来源:《论语·治》“德治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
4.和别人比。
解释:搞帮派,但不联合。为了个人利益而入党。
来源:《论语·治国》“君子胜于一周,小人不如一周。”
5.屏住呼吸
解释:屏住呼吸:屏住呼吸;专心:专心。形容高度专注,违心一致。
来源:《论语·乡党》“举齐唐生像,那样鞠躬,那样屏住呼吸。”
6.给别人。
解释:给予群众好感和支持。
来源:《论语·永业》“如果你能给予人民,帮助他们呢?可以用仁来形容吗?”
7.鲍恩合同
解释:广泛提问,遵守礼仪。
来源:《论语·永业》“君子博学于文,若约以礼,亦可为夫!”
8.不要羞于提问
解释:向知识、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并不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来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要让他死。
说明:意思是人自然死亡。也意味着诅咒恶人。
来源:《论语·先进》“行之,不可任其死。”
10.不要日夜放弃
解释:放弃:放弃。日夜不舍。比喻白天黑夜。
来源:《论语·子涵》“孔子在四川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我不开心。
解释:原意是“不是也很幸福吗?”现在用来表示程度极深。
来源:《论语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说明:不担任某个职务,就不会问某个职务范围内的问题。
出处:《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感知动机
解释:检查:详细检查。观察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指的是感受别人的心思。
来源:《论语·颜渊》“有高度修养的人,直爽善良,察言观色,考虑下面的人。”
14.仁人志士,仁者。
解释:成仁:杀身成仁;义:舍生取义。为正义牺牲生命。
来源:《论语·卫灵公》“仁人者,而欲成仁者,必先自刎。”
15.成年人的美丽
解释:成功:成就。完成别人的善行。
来源:《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是。”
16.做你想做的。
说明: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来源:《论语·治国》“六十而顺,七十而顺,随心所欲,不逾矩。”
17.当兵
说明:格斗: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开战。比喻大张旗鼓地行动。
来源:《论语·季氏》“国分崩离析,不可守。并求于州战。”
18.可利用的
解释:卖:卖。等到有个好价钱再卖。打个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愿意做官。也比喻一些人把自己当商品,等着高价卖出去(含讽刺)。
来源:《论语·子涵》《这是卖的!卖掉它!我在等贾。”
9.吃瓢虫
解释:一勺食物和饮料。形容一个文人安于清贫,生活清高。
来源:《论语·永业》“一勺吃喝,在陋巷,人不忍则忧,归来不改其乐。”
20.尽你的一份力量。
解释:原指以仁为己任,不卑不亢。之后是指主动去做该做的事,不放弃。
来源:《论语·卫灵公》“尽己之责,而不可辱师。”
21.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明:走不同路的人是无法一起规划的。比喻或兴趣不同的人无法一起工作。
来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2.传闻
解释:道,道:道。在路上听到和传播的话语。泛指毫无根据的谣言。
来源:《论语·阳货》“道听途说,道德沦丧。”
23.像猪一样吃。
解释:恶:粗。指衣服和食物都很差。
来源:《论语·立人》“士为道,耻于恶衣恶食,不满足于议论。”
24.耳顺年。
说明:六十岁的时候,听听别人的话就知道是真是假了。指代60岁的代词。
来源:《论语·为政》“吾立志学十之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为我所欲。”
25.生气忘了吃饭
解释:学习或者努力工作,忘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
来源:《论语》“怒而忘食,乐而忘忧,不知几岁。”
26.发动起义
解释:commit:犯罪。封建统治者指的是人民反抗和起义。
来源:《论语·学而时习之》“不善犯罪者,善作乱者,无有。”
27.肥马和轻毛皮
解说:秋:皮衣。骑着一匹肥马,穿着一件轻薄保暖的皮衣。形容奢侈。
来源:《论语·永业》“宜红,宜骑肥马,宜轻装。”
28.太棒了。
解说:费、张:文才。文章文采丰富,值得一读。
来源:《论语·公冶长》“我党之少年狂而愚,其为辉煌篇,故不知其所以然。”
29.分崩离析
解释:崩:崩;分析:分开。崩溃,分崩离析。形容一个国家或团体的解体。
来源:《论语·季氏》“远人不满不能来,国分崩离析,守不住。”
30.父母的土地
解释:指祖国。
来源:《论语·卫子》“做错事何必去父母之地?”
31.要坚决,要平淡。
解释:只是:强;易:果断;木:简单;紧张:语速慢,这里指说话谨慎。孔子称赞人的四种品质。
来源:《论语·鲁兹》“刚、易、穆、天真、”
32.如何用牛刀切鸡?
解释:为什么要用刀杀一只鸡?这是一个比喻,你不必努力去做小事。
来源:《论语·阳货》“武成,子,闻弦歌之声。大师笑着说:“你怎么能用牛刀切鸡呢?”"
33.没有共同的原因。
解释:求:咨询,算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不用互相商量。
来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34.谦恭有礼
解释:礼貌:尊重;礼貌:礼仪。恭敬有礼。
来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不失,待人接物,毕恭毕敬。”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设备:工具。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个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很重要。
来源:《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圣人居邦,是大夫,是仁者友。”
36.攻击异端。
解释:指学习和推行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也指斥责异端。
来源:《论语·为政》“抨击异端,损人不利己。”
37.太多就是太多。
解释:过度:过分;裘德:喜欢;不符合:不符合。做得过分是不合适的,就像做得不够一样。
来源:《论语·先进》“子贡问,‘老师好,商人好?“子曰:‘师已过,商不如商。’岳:‘不过,老师跟你处得好吗?’子曰:“过犹不及。”"
38.怪力陷入混乱。
解释:指的是关于怪异,勇气,叛逆,鬼神的东西。
来源:《论语》“子不言奇、强、乱、神。”
39.来世很牛逼。
解释:表观遗传:年轻人,晚辈;恐惧:敬畏。年轻人很牛逼。形容年轻人可以超越前辈。
来源:《论语·子涵》“晚生很牛逼,不知道你现在来不来。”
40.患得患失
解释:苦:愁,愁。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非常认真地描述个人得失。
来源:《论语·阳货》“它没有得到的,它得到了;得到了,失去了。吃亏就吃亏,什么都干得出来!”
41.诲人不倦。
解释:教导:教导。教人有耐心,乐此不疲。
来源:《论语》“学而不厌,教而不厌,于我何用?”
42.不要忘记过去。
解释:阅读:牢记在心。不要在意过去的恩怨。
来源:《论语·公冶长》:“伯夷、舒淇不记旧恶,而以望报怨。”
43.勇敢点。
说明:当你看到什么是正义时,勇敢去做。
来源:《论语·为政》“见义而不为,无勇。”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欲望:希望;不要:不要;史:申请。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加在别人身上。
来源:《论语》颜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5.既往不咎
解释:怪:怪。指的是已经做了或者已经做了的事情,所以不需要指责。现在指不再为过去的错误而责备。
来源:《论语·八篇》“完事不言,万事不谏,既往不咎。”
46.遇见思琪。
解说:贤:德才兼备的人;齐:平等。我想追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来源:《论语·立人》“见贤思齐言,见贤思齐自省。”
47.完美
说明:极其完美漂亮。完美到没有瑕疵的程度。
来源:《论语·八影》。“子指邵:‘好得不能再好了,也好得不能再好了。’它叫‘武’:‘完美,但又不完美。"
48.敬而远之。
解释:表面上表示尊重,实际上不愿意靠近。也用作不想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来源:《论语·永业》“为民之义,远离鬼神。”
49.举一反三。
解释:反:类比。从一件事推而广之,知道许多其他的事。
来源:《论语》“不怒则已,不怒则已,不怒则已,不怒则已,不怒则已,不怒则已。”
50.侃侃
解释:形容愉快悠闲的谈话。
出处:《论语·乡党》“晁,同下大夫,也;和医生谈谈,你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51.空空如果是
解释:空空:真诚谦虚。形容最初的真诚和谦虚。现在没什么了。
来源:《论语·子涵》“某谦夫问我,空空如是,我敲其两端,竭其所能。”
52.要有口才。
解释:修辞:修辞;颜色:谄媚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论语·学而时习之》“巧言使色,鲜仁。”
5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解释:乐:爱,爱好。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比喻每个人爱好不同。
来源:《论语·永业》“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54.开心的忘记烦恼。
说明:因为快乐,忘记了悲伤。形容非常开心。
来源:《论语》“怒而忘食,乐而忘忧。”
5.享受它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乐在其中。
来源:《论语》“节衣缩食,饮水思源,屈臂枕枕,其乐融融。”
56.一个导师。
解释:好,好;有益的,有益的。能教能帮的良师益友。
来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改其不善者也。”《论语·季氏》益三友,损三友。直男朋友,理解朋友,多听朋友有益;友善一点,温柔一点,别扭一点,就疼了。”
57.你年轻但不漂亮。
解释:苗:指农作物的出苗;秀:庄稼开花了。庄稼在发芽,但不抽穗。比喻人资质好,但无成就。
来源:《论语·子涵》“年轻不漂亮的都有老公!花架子但不实在的人都有老公!”
58.敏感好学。
解释:Min:聪明;好:我喜欢。天赋异禀,聪明好学。
来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文。”
59.对事物敏感,小心用词。
解释:敏:勤俭持家:小心谨慎。做事勤快,说话谨慎。
来源:《论语·学而时习之》“君子无食之欲,不安之心,敏于物,慎于言。”
60.敲鼓。
解释:隐喻宣布犯罪,谴责或谴责。
来源:《论语·进阶》“非我弟子,可击鼓。”
61.有理有据。
说明:名:名分,名;顺:通情达理,顺顺当当。原名有理,言之有理。后指做某事,名正言顺,有道理。
来源:《论语·鲁兹》“名若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事不利。”
62.没有罪恶感的自省。
解释:指的是自我反省。我心里并不感到羞耻和不安,就是没有做任何让我感到愧疚的事。
来源:《论语·颜渊》“若不耻于自省,何以忧惧?”
63.可以打个很近的比方。
说明:可以和自己打个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
来源:《论语·永业》“可以说,仁者一方,早已举一反三。”
64.通过写作交朋友。
解释:指通过文字交友。
来源:《论语·颜渊》“君子以言交友,以友助人。”
65.一个普通人不能失去他的雄心。
解释:比喻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志向。也意味着他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来源:《论语·子涵》:“三军可夺其名,匹夫不可夺其志”。
66.穿左毛。
说明:左边:裙子盖在左边。长发,左裙,主要指外星人入侵。
来源:《论语·宪问》“微管仲,我已被冷落。”
67.浅色毛皮和肥马
解说:穿着一件轻薄保暖的皮衣,骑着一匹肥马。形容生活富足。
来源:《论语·永业》“红为叶琪所制,骑肥马,穿轻衣。”
68.没有远见的人一定有近忧。
解释:考虑:考虑;担心:担心。没有长远考虑,就会有眼前之忧。意思是看事情、做事情要有大视野、细考量。
来源:《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9.漫漫长路。
释义:任:负担;道:道。已:停止。担子重,路长,责任重。经过长时间的挣扎,我至死都不会罢休。它描述了为完成一项责任而进行的终生奋斗。
来源:《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忠,任重而道远。你不认为这是你的职责吗?之后,不是很远吗?”
看不到邪恶。
说明:不符合伦理标准的文字是看不懂的。
来源:《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三十岁左右有所成就的人。
来源:《论语·为政》“吾立志学十之五,立于三十。”
72.不知道三月肉的味道。
解释:三个月内吃肉感觉不好吃。比喻全神贯注于某件事,而忘记了另一件事。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来源:《论语》“齐闻邵,三月不知肉味。”
73.自杀吧。
解释:程:完成;仁:仁是儒家道德的更高标准。为正义牺牲生命。后来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放弃自己的生命。
来源:《论语·卫灵公》“仁人者,不必求生以害仁,而自杀以成仁。”
74.苦狗不咬人。
解释:颜色:看,外观;李:凶;我:弱。外表坚强,内心脆弱。
来源:《论语·阳货》“欺软怕硬,畏软怕硬。”
75.三思而后行。
解释:三:反复,就是多次的意思。做之前要反复考虑。
来源:《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又来了,思易科。”"
76.生老病死。
说明:活着是被尊重的,死去是悲伤的。赞美受尊敬的死者。
来源:《论语·张子》“其生亦荣,其死亦悲。”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说明:在旧社会,生死都是由命运决定的。经常做的事情是不可逆的。
来源:《论语·颜渊》“一听,生死有定数,富贵在天。”
78.得到提升。
说明:在古代,宫殿是前有厅堂,后有房间。比喻或技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来源:《论语·进阶》“你也升到厅堂了,只是没进堂屋。”
79.不知所措。
解释:措施:安置。我不知道我的手和脚放在哪里。形容慌张或无法应付。
来源:《论语·鲁兹》“刑不正,民无可奈何。”
80.能忍则忍,不能忍则忍。
解释:对:这个;谁:那个。如果这都能忍受,还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意思是绝不容忍。
来源:《论语·巴蜀》“孔子谓纪氏,‘巴蜀庭舞,可忍,不可忍。" "。
81.没饭吃。
解释:完整的饮食不是必需的。意思是吃的要适量。
来源:《论语·学而时习之》“君子不能食不果腹,而不能居安思危。”
82.死人都这样。
说明:用来形容时间如流水。
来源:《论语·子涵》“孔子在四川说:‘逝者如斯夫!不要熬通宵。"
83.光说不做。
解释:描述:解释之前的理论;工作:创作。指的是只描述和阐明以前的理论,而不是自己创造。
来源:《论语》“言而无行,信而古。”
84.死之前先死。
说明:已经:停了。到死都不要停。它描述了为完成一项责任而进行的终生奋斗。
来源:《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忠,任重而道远。你不认为这是你的职责吗?之后,不是很远吗?”
85.张口结舌。
说明:4:古代四匹马拉的车;舌头:指说的话。总之,四匹马拉的车是追不回来的。一句话比喻,拿不回来。
来源:《论语·颜渊》“夫子说君子也君子,不能以舌言之。”
86.兄弟遍地。
解说:天下人亲如兄弟。
来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不输,对人毕恭毕敬,天下兄弟。”
8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只手和两只脚;五谷:通常指大米、小米、黍、麦、米。意思是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来源:《论语》“公公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个是大师?" "
88.中庸之道
解释: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兼收并蓄,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来源:《论语·永业》“中庸也是德,极是矣。”
89.从过去吸取教训。
解说:文:复习;所以:老了。复习旧知识,获得新的认识和经验。它也指回忆过去以更好地理解现在。
来源:《论语·为政》“古为今用,可以为师。”汉·班固《杜东赋》:“温故而知新,难得而知德。”
90.温柔。
解说:文:文采;质量:物质;彬彬:描述一下适合度。原形典雅朴素,后者形容人优雅有礼。
来源:《论语·永业》“质胜于文,文胜于史。温柔敦厚,然后君子。”
91.无为而治。
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理:治理。我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统治这个世界。元顺当政时,沿袭了姚的想法,没有做任何改变。之后一般指以德服人。
来源:《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顺乎?”
90.德拉蒙德进去又出来
说明:德鲁伊:节;差异:偏离标准。指一些没有严格要求的部分。
来源:《论语·张子》“大德不闲,小德可进可出。”
93.血气方刚。
解释:血气:能量;当事人:正;刚:强。形容年轻人精力充沛。
来源:《论语·季氏》“好强,柔中有刚,难以戒掉。”
94.学习优秀,然后当官。
解释:你:如果你有余力,如果你学习后有余力,你可以成为一名官员。之后就是学习成绩优秀,然后升官。
来源:张子《论语》“夏紫:‘为官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为官。’"
95.朽木不可雕也。
说明:朽木不可雕也。
来源:《论语·公冶长》“白天宰来睡”。子曰:“朽木不可雕也,泥墙不可雕也!”"
96.要有说服力。
说明:如下:有序出现;好:擅长;诱:导。是指善于引导他人学习。
来源:《论语·子涵》“老师好,有诱惑力。”
97.说话算话,做事算话。
解释:信仰:信守诺言;结果:果断坚决。说了就要说到做到。
出处:《论语·鲁兹》“言必信,行必有果,而你是小人。”
98.一句话必须是真的。
说明:中间:正上方。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来源:《论语·先进》“不言则已,言必称之。”
99.言语无以言表。
解释:和:涉及;义:一个严肃的道理。意思是说一些无聊的事情,但没什么严重的。
来源:《论语·卫灵公》“终日群居难,无以言表。好聪明好难!”
100.信守诺言。
说明:可以言而有信,言而有信。
来源:《论语学习》“交朋友,要守信用。”
10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说明:人如果没有长远规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烦恼。
来源:《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2.简言之
解释:覆盖:覆盖,为概括而延伸。用一句话概括。
来源:《论语为政》《诗》三百。一句话,说的是:‘无恶不作的思考。’"
103.保持一致。
解释:渗透:渗透。用一个根本原因把整个故事或者全部真相联系起来。
来源:《论语·立人》“子曰:‘参加!我与道是一致的。曾子说:‘只有。’出来,大师问:‘什么也是?’曾子说:‘夫子之道,正忠恕。’"
104.知道的知道,不知道的不知道。
解释:是的。知道就是知道。知之为不知,这才是聪明。意思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意味着要诚实。女:和“如”一样,你。
来源:《论语·治》“孔子曰:‘由!女人怎么会知道!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 "
105.报仇雪恨。
解释:直:公平正直。对你讨厌的人要公平。
出处:《论语·宪问》“报仇恩怨直,以德报德。”
106.因人而废言。
说明:因为那个人不好或者地位低,他的正确言论也被否定。
来源:《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高,不为人废言。”
107.用你的东西。
解释:任命时工作,未任命时退休。这是早期医生的态度。
来源:《论语》“用之则行之;放弃了就可以藏起来。只有我有丈夫陪着你。”
108.没有教就没有课。
解释:类:类别。任何人都可以被教育。
来源:《论语·卫灵公》“没有教就没有课。”
109.停不下来。
解释:欲望:思考;停止:停止,休息。你必须停下来,你不能停下来。
来源:《论语·子涵》“老师哄人,教我写字,要我有礼貌,不能停。”
10.愚蠢。
解释:笨:笨,笨,和:不相上下。比别人笨。形容极其愚蠢。
来源:《论语·公冶长》“宁吾子,一州之德,必知;如果一个国家无知,它将是愚蠢的”。可以知道,而且是愚蠢的。"
11.责怪别人。
解释:天:天命,天命;尤其是:怨恨,责备。指的是遇到挫折或问题时,抱怨和责怪别人。
来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专人,上学上,知我者在天!”
12.择善而从。
解释:从:跟随,延伸到学习。选择好的学问,做好的事情。
来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之,改不善而从之。”
图文均来自 *** 。